绿原酸上调neuronatin抑制骨质疏松及其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76040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罗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贾惊宇,邹叔彪,李晨,闵珺,林思俭,王恺,方文垚,袁真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绿原酸
结项摘要

The increasing of the apoptosis in bone marrow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cause the decreasing of osteogenic precursors and bone form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 (OP). Our primary study showed that chlorogenic acid from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of anti-osteoporosis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ing of the whole gene expression spectrum of BMSC from rats with OP, it detected that the Nnat (neuronatin) may be obviously increased by chlorogenic acid and the bone marrow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from adult mice with OP decreased, suggesting that Nnat may be a new metabolic regulator of bone metabolism. Chlorogenic acid may increase the BMSC anti-apoptotic ability by up-regulating Nnat, thereby inhibiting OP. In this study, we intend to use the OP rat model, BMSCs cultured in vitro, and osteoblasts, through the method of qPCR and lentivirus-mediated RNA interference, to make sure the survival rate of Nnat in BMSCs , osteoblasts and its function in OP, then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hlorogenic acid up-regulations in Nnat and inhibition in NF-κB signaling are the approaches for suppressing BMSC apoptosis and osteoporosis, and then to clarify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P.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增加,引起成骨前体细胞与骨形成减少是骨质疏松(OP)病理发生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绿原酸是杜仲叶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主要成份,对绿原酸处理的OP大鼠BMSC进行全基因表达谱测序,筛选到Nnat (neuronatin)(一种可调节NF-κB信号的神经发育相关蛋白)可被绿原酸显著上调,且OP大鼠BMSC中Nnat下调,提示Nnat可能是新的骨代谢调节分子,绿原酸可能通过上调Nnat,增加BMSC抗凋亡能力,从而抑制OP。本课题拟利用OP大鼠模型与体外培养的BMSC与成骨细胞,采用qPCR、慢病毒介导RNA干扰等手段,从分子、细胞与整体水平确定Nnat在BMSC与成骨细胞存活,以及OP发生中的作用,探讨绿原酸是否通过上调Nnat与抑制NF-κB信号,从而抑制BMSC凋亡与骨质疏松,并初步阐明其分子机制,为骨代谢调节机制增加新观点,为防治OP提供新的依据。

项目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结构破坏,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为特征,最终造成骨脆度增加和易骨折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儿童骨质疏松相对于其少见,但其发生率处于上升的趋势。儿童时期的腹泻对儿童及成年期骨质疏松均具有重要影响,慢性腹泻会导致机体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对胶原蛋白及钙吸收利用率降低,骨的强度、密度与钙具有较大的关联,机体肌肉、神经、肾、心、肝等组织器官发挥正常功能均依赖钙离子辅助,长期腹泻的患者,机体肠道功能长期处于亏损状况,经小肠吸收利用率降低,无法确保钙营养素正常输注到血液中。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既往曾有过急性胃肠道感染,在肠道感染病原体被清除后,有1/3的患者可存在持续的IBS症状,这一类有明确起病史的IBS亚型,称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肠道菌群是维持机体肠道微生物均衡的主要因素。多项研究发现绿原酸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有效改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PI-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并伴随肠道低炎症反应,内脏高敏感性,而表现出腹泻症状。因而课题组就PI-IBS疾病特点,展开绿原酸对PI-IBS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一、构建PI-IBS大鼠模型,大鼠体重明显降低、结肠敏感性增高,结肠HE染色发现炎症细胞浸润、五羟色胺表达量增高;WB检测发现MLCK/p-MLC信号通路激活,肠上皮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骨钙降低。二、高通量测序检测PI-IBS大鼠肠道菌群,发现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三、绿原酸的补充显著恢复了造模后大鼠体重的降低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降低了五羟色胺的表达,肠上皮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恢复,抑制了MLCK/p-MLC信号通路的激活。四、绿原酸的补充恢复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GC-MS检测表明显著改变了肠腔内的代谢物水平,恢复了骨质。该研究的开展对中药分子治疗PI-IBS提供了新的见解,为临床用药起到指导作用,奠定基础研究的基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03213
发表时间:2020
5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罗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30132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127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7705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43610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9.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177257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00205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510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87420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27135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6036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228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0523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7201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37410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0706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6003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7202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0612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57414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BMP-2表达上调剂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3090181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贺晓波
学科分类:H35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淫羊藿苷上调BMP-Smad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批准号:8160286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曹洪
学科分类:H3005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新型双膦酸阿司匹林靶向双向调节骨代谢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195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翟赞京
学科分类:H061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SPTBN1促进骨质疏松发生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087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沈洁
学科分类:H0712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