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应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20511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刘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姚志轶,卢伟,王娜,杨纯,曾涛
关键词:
碳纳米管膜片钳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杯芳烃重金属离子
结项摘要

Water resources are vital ess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ics. Researches on explor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detection and removal of water pollutants are not only frontier scientific issues, but also part of the country needs. Among different water pollutants, heavy metal ions are particularly harmful due to the facts that they cannot be degraded by bacteria and tend to accumulate in human bodies once taken in. This project proposes to use a lately developed technology, single-molecule nanopore sensing, for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in water. The technology was mainly employ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DNA translocation through nanopores, and also developed for molecular sensing. In this project, we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and use it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heavy metal ions in natural water resources. We propose to establish a new nanopore system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s. With the proper design and syntheses of different calixarenes that can lodge inside carbon nanotubes and simultaneously bind heavy metal ions, we aim to develop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nanopore platform for detecting heavy metal ions in water.

水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并发展用于水污染物检测和治理的新型技术,不仅是重大国家需求,也是前沿科学问题。在各类水污染物中,重金属离子是很大一类,由于其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且进入人体后会长期积累,因此水体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属子即可产生很强的毒性效应,对人体危害极大。本项目拟采用一种新颖的检测技术- -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用于水污染物的高灵敏度检测研究。该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DNA分子的测序研究,将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报道很少。本项目旨在推动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首次提出利用碳纳米管的天然管状结构作为纳米孔,通过纳米孔中分子适配器与重金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发展出高灵敏度、特异性强、可同时检测天然水体中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单分子检测技术。

项目摘要

水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并发展用于水污染物检测和治理的新型技术,不仅是重大国家需求,也是前沿科学问题。在各类水污染物中,重金属离子是很大一类,由于其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且进入人体后会长期积累,因此水体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属子即可产生很强的毒性效应,对人体危害极大。目前这类水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有仪器分析和传感器检测两大类。但这些技术或者存在依赖大型仪器设备、专业化程度高、必须对样品分离富集的缺点,或者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难以实现水中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准确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技术在实际水污染物检测中的大范围应用。..本项目拟采用一种新颖的检测技术--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用于水污染物的高灵敏度检测研究。该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DNA分子的测序研究,将其应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报道很少。本项目旨在推动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首次提出利用超短碳纳米管作为纳米孔,通过纳米孔中分子适配器与重金属离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发展出高灵敏度、特异性强、可同时检测天然水体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单分子检测技术。项目中我们成功构建了新型超短碳纳米管纳米孔,对其物理性质及离子输运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超短碳纳米管纳米孔传感器实现了对随机序列的DNA中羟甲基化胞嘧啶位点的特异性识别。针对水体污染物中不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我们利用alpha-溶血毒素纳米孔,基于重金属离子引起的DNA分子构象的变化,从而产生电流信号的差别(电流阻滞时间增加和特征电流信号的出现),对水体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铅离子,钡离子和汞离子实施了定量检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5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刘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90296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7413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815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331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0618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201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215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052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110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60127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0101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751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应用于8-羟基鸟嘌呤的检测研究

批准号:2147513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蕾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纳米孔单分子技术应用于端粒酶活性检测的研究

批准号:2187413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蕾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自组装的单纳米孔与单纳米粒子器件对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

批准号:2090505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家海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纳米孔结合分子信标应用于miRNA的无标记检测

批准号:3157101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吴海臣
学科分类:C100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