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传性骨关节疾病中,多发性骨性关节连接综合征(multiple synostoses syndrome, SYN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目前对该病的认识有限。已知 SYNS1型和SYNS2型分别与NOG及GDF5基因突变有关。课题组在一SYNS3型家系中发现一新的致病基因-FGF9,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FGF9基因突变可导致SYNS3的发生。这一基因第99位的丝氨酸被天冬酰胺所替代,导致FGF9信号传导障碍、软骨细胞增殖及分化异常,致使关节发生骨性连接。为研究FGF9基因在骨关节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突变导致SYNS3的机制,本课题拟应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FGF9单碱基突变(S99N)定点敲入小鼠基因组,在整体动物水平上研究该基因突变对关节发育的影响。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揭示SYNS的发生机制对骨关节发育研究、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发现FGF9基因突变能够导致与受体FGFR3结合减弱使FGF信号激活下降, 从而引起多发性骨性关节连接综合征的发生,这一疾病是以多处关节形成及发育发生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课题组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自由能计算的方法,对突变FGF9基因与受体FGFR3结合减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S99N突变的FGF9分子同源二聚体形成能力减弱,打破了FGF信号的单体和二聚体之间的平衡。而这一平衡因素是调控FGF信号胞外基质亲和力及组织弥散的关关键因素。课题组利用FGF9突变小鼠模型,从关节发育早期到关节形成后的骨骼发育,检测突变对关节的形成以及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发育的影响,从蛋白水平、RNA水平阐明FGF信号对关节发育的重要作用,以此揭示FGF信号影响关节发育的机制。这些研究结果提示,FGF9的失功能性突变可能打破了其单体与同二聚体间的平衡,发生弥散性异位表达,进而造成功能获得性的显性效应。这项研究有望拓展FGF家族在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从而带来一个新的治疗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GDF6基因突变导致多发性骨性连接综合征的致病机制研究
RNA解旋酶DHX8基因突变导致新型矮小综合征的致病机制研究
新型多发性骨性连接综合征致病基因的定位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STUB1基因突变导致Gordon Holmes综合征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