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3-偶极体合成杂环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基于C3 1,3-偶极体的合成研究引人关注,报道不断增加。C3 1,3-偶极体不仅可用于杂环,还可用于碳环化合物的合成。本研究将在已有系统研究工作基础上深入开展基于新型C3 1,3-偶极体双烷硫基烯丙基砜的[3 + 2]环合反应研究。通过多官能团化的双烷硫基烯丙基砜与含有碳杂重键的化合物如醛、亚胺、二硫化碳等的[3 + 2]环合反应合成呋喃、吡咯及噻吩等多取代五元杂环化合物;通过双烷硫基烯丙基砜与贫电子烯烃的[3 + 2]环合反应合成环戊烯、环戊二烯、环戊酮、环戊烯酮及环戊二烯酮等多取代五元碳环化合物。通过对多官能团化的双烷硫基烯丙基砜中不同离去基团、活泼亚甲基及S,S-缩烯酮结构单元的合理使用和反应条件的选择,达到多取代五元碳/杂环化合物多样性合成的目的。
本项目“基于双烷硫基烯丙基砜的[3+2]环合反应:多取代五元碳/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研究”是本课题组长期从事二硫缩烯酮化学系列研究工作的延续。为使研究在系统化的前提下不断深入,在2011年的进展报告中结合项目的研究进展和我们对二硫缩烯酮化学的认识及发展态势对研究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概括在基金支持下三年来的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结合我们长期从事二硫缩烯酮化学研究的体会,撰写了二硫缩烯酮化学近期进展的综述(Recent developments of ketene dithioacetal chemistry, Chem. Soc. Rev., 2013, 42, 5251–5286)。.2、在基于二硫缩烯酮的环化反应及二硫缩烯酮的alpha-官能团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基于二硫缩烯酮的环化反应方面的主要成果:(a)1-吡咯啉的一步合成(RSC Adv., 2012, 2, 5138–5140);(b)杂环化反应(Chem. Commun. 2014, 50, 1797—1800;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9271-9274.)及(c)串联型Michael加成/异氰基插入(C–C键)反应(Org. Biomol. Chem. 2013, 11, 7393–7399)等。.二硫缩烯酮的alpha-官能团化反应方面的主要成果:二硫缩烯酮作为硫/碳双亲核试剂对环己二烯酮的间位双修饰/芳构化反应(Org. Lett., 2013, 15, 6242–6245)。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从HIF1-α/IL-8/VEGF信号通路探讨熊胆粉抑制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
基于双烷硫基α-烯基联烯的成环反应研究
炔基砜的碳金属化反应及其在多取代烯烃合成中的应用
过渡金属催化的经由内烯烃烯基碳-氢键活化的多取代氮杂环化合物合成
基于烯丙基化反应构建手性杂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