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动物而对人类致病的病毒病原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1999年我们从患病致死的普通棉耳狨猴肺组织中分离到一株副粘病毒。经病毒分离、血清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研究,推测可能属于一株对灵长类高致病性,并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的新副粘病毒,暂命名为"副粘病毒天津株"。我们拟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提交NCBI进行BLAST分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全面推测是何种病毒;与生物信息数据库中副粘病毒科多种代表株基因组及主要蛋白序列比较,应用Clustalw等软件包,绘制分子进化树,明确该毒株的进化地位;用特异血凝抑制实验HI、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临床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咽漱液/血清配对标本,阐明该病毒不同季节在儿童中流行规律,了解与正、副粘病毒科其他种属病毒之间的抗原交叉反应状况及程度。克隆表达该病毒主要基因(HN,F,NP),探讨高致病性原因,为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复合材料结构用高锁螺栓的动态复合加载失效特性
纵向兼任高管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
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大脑前额叶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及人类起源的遗传学机制研究
人类和非人灵长类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hominis)的人兽共患传播机制研究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猕猴)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行为学评估
人类与灵长类特异性lncRNA的系统识别与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