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分泌型核酸酶介导逃逸团头鲂中性粒细胞胞外网捕杀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234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周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小玲,姬娅婵,金佳利,秦真东,郑菲菲
关键词:
分泌型核酸酶免疫逃逸嗜水气单胞菌中性粒细胞胞外网团头鲂
结项摘要

Aeromonas hydrophila (AH) is an important bacterial pathogen affecting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 China, which could cause aquatilia fatal sepsis. Neutrophils are crucial components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during sepsis. However, in the early infection stage, the mechanism of AH in escape from neutrophil killing is still unclear. In our previous study, secretary protein Ahn was found to have DNase activity and was speculated to contribute to AH evasion from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 capture and killing. In this project, the role of Ahn in immune evasion will be revealed as follows: (1) Express the Ahn protein and analyze its degradation effect on the NETs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2) Construct Δahn mutant and complement strain, and demonstrate the AH escape from NETs capture and killing is achieved by Ahn. (3) Establish the infection model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and elucidate the immune evasion mechanism mediated by Ahn in vivo.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veal of the anti-infection effect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NETs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AH, providing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is bacteria.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细菌性病原,感染水生动物以败血症为典型特征。败血症的产生和发展与中性粒细胞密切相关,然而感染早期AH如何逃逸中性粒细胞杀伤的机制尚不清楚。前期工作发现AH的分泌蛋白Ahn具有DNase活性,提示AH通过该蛋白逃逸中性粒细胞胞外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捕杀作用。本项目拟从蛋白、细胞和活体水平研究Ahn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1)表达Ahn,研究Ahn对团头鲂NETs的降解作用;(2)构建Δahn缺失菌株和回复菌株,解析Ahn降解NETs的功能和AH逃逸NETs捕杀的机制;(3)建立团头鲂感染模型,在鱼体内阐明Ahn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本研究为揭示团头鲂NETs在抗感染中的作用和深入解析AH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为该菌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细菌性病原,该菌引起的水生动物细菌性败血症,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造成持续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世界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败血症的产生和发展与病原菌逃逸宿主免疫清除以及在宿主体内成功侵袭扩散密切相关,然而对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相关致病机制仍然缺乏了解。.本研究围绕嗜水气单胞菌核酸酶(Aeromonas hydrophila nuclease, Ahn)展开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法构建了核酸酶基因ahn缺失株△ahn及其互补菌株C△ahn,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ahn缺失株在体外生长速率、形态以及溶血活性上均与野生株无明显差异。2)为了研究核酸酶在嗜水气单胞菌逃逸宿主免疫清除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在体外利用团头鲂头肾吞噬细胞杀伤和小鼠血液杀伤两种模型,发现△ahn缺失株对于吞噬细胞杀伤和小鼠血液杀伤更为敏感;体内实验结果也显示,ahn缺失后,嗜水气单胞菌抗宿主清除能力显著减弱,在团头鲂腹腔以及小鼠皮下air-sac两种模型的竞争感染实验中,△ahn缺失株相较野生株表现出明显的生存劣势。3)建立了嗜水气单胞菌诱导团头鲂头肾吞噬细胞胞外网观察模型,一方面证明核酸酶通过降解吞噬细胞胞外网帮助嗜水气单胞菌逃逸其捕获和杀伤过程;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团头鲂头肾吞噬细胞能够产生胞外网,并具有杀菌活性。4)通过团头鲂脏器载菌量和小鼠血液载菌量检测,发现△ahn缺失株在宿主体内侵袭扩散能力显著减弱,最后通过团头鲂LD50和小鼠存活实验证明ahn的缺失显著减弱嗜水气单胞菌毒力。综上所述,嗜水气单胞菌核酸酶通过降解吞噬细胞胞外网,介导了该菌逃逸胞外网的捕获和杀伤,在该菌的免疫逃逸、体内侵袭扩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嗜水气单胞菌重要的致病因子。.本项目研究结果为阐明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子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研制针对该菌的新型药物与疫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研究结果也丰富了对鱼类天然免疫系统的认识,为其它鱼类天然免疫细胞胞外网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3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周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50606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823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70311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215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288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0113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143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202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67200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0433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418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7201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90503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7202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62614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0505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7200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90601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分泌型核酸酶在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嗜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中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3120192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利苹
学科分类:C18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嗜水气单胞菌外膜囊泡耐药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80234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林玲
学科分类:C19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嗜水气单胞菌CodRS双组份系统致病机制研究

批准号:3177288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洋
学科分类:C190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四膜虫介导的嗜水气单胞菌毒力进化及其分子基础

批准号:3137245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永杰
学科分类:C180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