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川剑阁、河南渑池、澳大利亚Marchison以及南极三种损石采用傅利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对各陨石的多个特殊区域,经红外探针分析,得到如下重大发现:(1)在剑客、Marchison陨石中存在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提示星际特殊的化学环境和高温过程的存在;(2)在Marchison、EET87514.13和EET92046.16陨石的某些区域中发现含有氨基酸、芳烃和烷烃等有机物质,随选择区域不同而含有机物成份不同,提示氨基酸得以保存是由于热力作用,烷烃的存在是由于较高的热力作用使大分子进一步裂解的证明。热力作用的强弱反映星际间运动的特定历程,有机物的来源与行星之间和恒星间等各种天体的环境条件直接有关。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10篇论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枇杷果肉木质化形成过程的拉曼/红外定量显微可视化研究
显微拉曼光谱用于肺癌诊断与监测的研究
原位同步精密测量分子拉曼和红外振动光谱的新技术
基于硫系拉曼光纤激光器的中红外耗散孤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