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爱德华氏菌关键免疫逃逸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和应用潜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3008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00.00
负责人:孙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永华,张敏,孙铂光,迟恒,李军,周志侠,李墨非,龙昊,张宝存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疫苗血清杀菌细胞免疫免疫逃逸
结项摘要

Edwardsiella tarda is an important fish pathogen and can infect many species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fish, thus causing heavy economic losses to aquaculture industrie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E. tarda is a typical intracellular pathogen that evades the immune defense of the host and survives in host serum and phagocytes. Hence, immune evasion is an important virulence mechanism of E. tarda and a barrier to prevention of edwardsiellosis. However,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is phenomenon is unknown.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we in this study plan to identify E. tarda factors that are involved in anti-serum and anti-phagocyte immunity and, through analyzing the function,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patterns of these factors,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evasion. In addition, we also plan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immune evasion-related factors in the control of edwardsiellosis. Taken together, our study will add insights to the infection mechanism of E. tarda and provide target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isease control.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鱼类致病菌,可以感染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能够逃避宿主的各种免疫防御,在宿主血清和吞噬细胞内存活并繁殖。因此,免疫逃逸被认为是迟缓爱德华氏菌至关重要的致病机制,也是该菌相关疾病免疫防控的一个重大障碍。然而,尽管迟缓爱德华氏菌免疫逃逸现象在科学界是一种共识,但是其中蕴含的分子机制却完全不清楚。基于此,本申请项目拟系统筛选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抗血清杀伤因子和抗免疫细胞杀伤因子,对关键因子进行功能解析,阐明这些因子的作用方式和表达调控,从而揭示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免疫逃逸机制。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项目还将探索免疫逃逸因子在迟缓爱德华氏菌病防御中的应用潜能。本项目研究结果将不但促进我们对鱼类胞内寄生菌致病机理的深入了解,而且也为相关疫病的免疫防控提供靶点和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鱼类致病菌,能够感染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是典型的胞内病原菌,能够逃避宿主的多种免疫防御,在宿主血清和吞噬细胞内存活并繁殖。因此,免疫逃逸被认为是迟缓爱德华氏菌至关重要的致病策略,然而,我们对其具体机制尚缺乏了解。基于此,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发现迟缓爱德华氏菌抗血清杀伤和抗细胞杀伤关键因子,阐明其功能作用。经过五年的研究,项目取得了系列结果,包括发现了迟缓爱德华氏菌通过抑制补体旁路途径以及调节补体调控因子的表达等策略阻遏血清补体激活,发现了血清调控的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因子及其抗血清杀伤作用,揭示了补体分子CD46和Factor Ba等在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了迟缓爱德华氏菌胞内侵染途径,揭示了迟缓爱德华氏菌逃逸宿主细胞杀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宿主细胞凋亡而使得细菌能够在胞内存活,发现了迟缓爱德华氏菌胞内复制与组织扩散相关重要因子,阐明了迟缓爱德华氏菌RNA分子伴侣Hfq、Fur调控蛋白等在细菌胞内感染和组织侵染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迟缓爱德华氏菌逃逸宿主溶菌酶、凝集素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等天然免疫杀伤的机制,发现迟缓爱德华氏菌调控宿主鱼类系列蛋白、mRNA和miRNA的表达,揭示了多个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相关蛋白和分子的作用。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项目还探索了免疫逃逸相关因子在迟缓爱德华氏菌病防控中的应用潜能。项目研究结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 项,发表第一标注的SCI 论文17 篇(其中JCR 一区论文15 篇),第二标注的SCI 论文4 篇(其中JCR 一区论文3 篇)。综上所述,项目圆满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研究结果不但促进了我们对迟缓爱德华氏菌致病机理的深入了解,而且为相关疫病的免疫防控提供了靶点和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孙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57607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7136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3010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91.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676090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7615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6005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080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149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20120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147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616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6006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产生免疫保护性的灭活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3147013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谢国驷
学科分类:C19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迟缓爱德华氏菌操控宿主cAMP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4187617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孙铂光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迟缓爱德华氏菌宿主整合因子调节TolC耐药外排泵的研究

批准号:3177288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惠
学科分类:C190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迟缓爱德华氏菌弱毒载体疫苗的异源抗原呈递和免疫保护

批准号:3140234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杰
学科分类:C19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