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类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产生特征、抗感染免疫以及作用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6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2.00
负责人:孙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宝存,王明清,孙庆磊,王海亮,周泽军,孙园园,谷翰杰,陈晨,赵明丽
关键词:
海水鱼类病原菌抗感染免疫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结项摘要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 is a new type of cellular immune mechanism first reported in 2004. NETs is a complex structure secreted by activated neutrophils; it captures and kills microbes and therefo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earance of invading pathogens. Although there are a large amount of reports on mammalian NETs, studies on fish NETs are scarce and limited to freshwater fish. No studies on fish NETs by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been report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Here we plan to study the NETs of the fish species representing some major cultured marine fish in China (turbot/half-smooth tongue sole). The study will examine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Ts, the regulation of NETs by pathogens, and th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NE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illu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oduction and immune mechanisms of NETs in representative marine fish. Meanwhil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also provide a guidance to the immune-control of fish diseases in aquaculture.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2004年首次发现的一种细胞天然免疫机制。NETs是一种复杂的纤维状/网状结构,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至胞外,能够捕获并杀死微生物,在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哺乳类NETs研究方兴未艾,但鱼类NETs研究在国际上报道很少,且只限于淡水鱼类,而我国鱼类NETs研究则为空白(无国际报道)。针对这种现状,本项目申请拟以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鲆鲽鳎类(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为对象,系统开展鱼类NETs研究,包括NETs 的产生特点与机制、病原对NETs的调控作用、NETs 的抗感染免疫效应与杀菌机制等。研究结果将阐明鲆鲽鳎类代表性养殖鱼种的NETs形成机制和免疫机理,从而填补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在国际上提升对鱼类NETs的理论认知。同时,研究成果将为鱼类病害的免疫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天然免疫机制。NETs是一种复杂的纤维状/网状结构,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至胞外,能够捕获并抑制/杀死微生物,在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中起重要作用。相对于哺乳类,鱼类NETs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我国海水鱼类NETs研究在本项目研究之前没有国际报道。针对这种现状,本项目以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大菱鲆和半滑舌鳎为对象,系统开展了鱼类NETs研究,研究内容包括NETs 的产生特点与机制、细菌对NETs产生的调控作用、NETs 的抗细菌感染机制等。重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现大菱鲆能够产生典型的NETs结构,揭示了细菌等对NETs形成的调控作用,确定了NETs的重要成分(DNA及组蛋白等),发现NETs能够捕获细菌,探索了NETs对细菌的抑制作用。(2)发现半滑舌鳎存在着非细胞死亡途径的NETs产生机制,揭示了NETs产生的调控特征,阐明了NETs重要组分histones 以及 chymotrypsin-like elastases的抑菌作用和机制。(3)研发了一种大菱鲆粒细胞的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检测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粒细胞,从而在技术上促进了鱼类NETs相关研究。综上所述,项目研究阐明了鲆鲽鳎类代表性养殖鱼种的NETs特征、形成机制及调控,揭示了鱼类NETs的抗细菌作用与机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为今后鱼类粒细胞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便利的方法。项目研究结果发表了第一标注的SCI论文4 篇,圆满完成了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2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DOI: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736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孙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57607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7136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3010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91.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33008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676090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6005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080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149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20120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147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616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6006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鱼类中性粒细胞及其胞外陷阱对疫苗免疫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批准号:3187259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迟恒
学科分类:C1907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形成的力学调控机制

批准号:317710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林蒋国
学科分类:C10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自噬系统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与根尖周骨破坏

批准号:8137113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彭彬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溶酶体自我稳定通路对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制

批准号:8150141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谭淳予
学科分类:H11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