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针对农作物干旱灾害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受旱灾影响严重的辽西北为研究示范区,通过对玉米干旱灾害风险形成机理、风险快速识别及估测模型、玉米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干旱灾害风险模型、玉米生长模拟模型等基础问题的研究,建立集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于一体的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风险评价和玉米生长模拟技术耦合的干旱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对玉米干旱灾害实施先兆预警。研究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观测、实验、模拟、情景分析手段和模糊数学、3S技术等技术方法,实现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和预警的一体化和实时化。研究成果将弥补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的不足,解决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我国其它农业区,推动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研究的进程。研究成果可为农作物生产防灾避灾、合理布局、优化灌溉、改变耕作和种植方式、抗旱预案编制、减灾规划和保险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课题在执行期间,各项工作按时推进,预期目标顺利完成。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观测、实验、模拟、情景分析手段和模糊数学、3S技术等技术方法,实现了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和预警的一体化和实时化,弥补了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的不足。研究针对农作物干旱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受旱灾影响严重的辽西北为研究示范区,在辽宁省锦州市农业实验站开展了一系列玉米水分胁迫模拟实验示范研究;完成了以玉米干旱灾害风险形成机理与干旱灾害风险概念框架为基础的旱灾静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和基于玉米生育全过程的干旱灾害动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采用多尺度SPI指数、判别式分析法、滑动直线平均法、遥感技术等进行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评估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st回归模型建立了基于玉米干旱灾害风险与玉米产量耦合的风险预警模型。还针对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脆弱性进行了着重分析,如通过CERES-Maize模型进行玉米干旱脆弱性的研究,基于脆弱性形成机理的玉米不同生育极端脆弱性研究。研究可以推广到我国其它农业区,推动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进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辽西北灌区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预警与玉米灌溉调控模拟研究
西北典型旱作农业区农户对干旱灾害风险的响应研究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特征及风险评价
基于信息耦合的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价与预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