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清洁经营努力受制于替代性技术、成本、市场、政策等不确定性及风险,调查发现国内企业多数只是被动应付环境管制,环保型技术应用多属于末端治理层次。但有些企业(尤其发达国家企业)在积极承担环境责任的同时获得了宝贵的动态竞争力,这类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赢的企业案例不胜枚举,承担环境责任与增进市场竞争力之间的相互促进能否被视为一种内在的关联规律,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可能,上述问题对于探索企业清洁经营的微观动力机制至关重要。本课题选择从企业实施积极环保"溢出"或"衍生"出柔性资源(动态竞争力)这一事实切入,运用柔性理论分析框架,对清洁经营风险吸收与柔性能力溢出的关联效应、不同学习机制对企业清洁经营柔性形成的作用、外部推进力量对清洁经营柔性溢出的影响、企业清洁经营柔性转换的"元柔性"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清洁经营柔性能力审计程序(FACB)用于评估、促进企业的清洁经营柔性能力水平。
课题“基于清洁经营风险吸收的企业柔性能力溢出效应研究”(编号:71072039)自2010年10月份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立项资助以来,对照课题立项所设定的工作计划和研究目标,已成功完成立项书制定的工作计划,部分研究拓展或衍生出新的研究问题和视角。本研究自始至终坚持课题立项所设定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但同时遵循实事求是、避免僵化的原则,根据研究过程中实际问题及困难、新的价值型视角发现,动态适度地调整了研究内容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高效高质实施。目前,本课题已发表或待发表(均已被刊物接收)学术论文20篇。其中,在国家自然基金委A类认定刊物发表论文4篇;在CSSCI或北大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篇;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3篇;在省部级一般刊物发表论文8篇(含资助研究生发表论文4篇)。本课题具有代表性创新成果体现在以下部分:(1)对现实中多数企业规避清洁经营系统风险的动机予以系统剖析。在清洁经营不确定性策动源、风险传导途径、风险触发水平及演化状态所构成的分析框架下,应用系统动力仿真依据“风险强势传导”和“风险弱势传导”两种路径对由不同风险策动源引发的系统不确定性效应进行了动态分析,并提出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经营、增进经营柔性能力的措施建议(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2)采用情境解析方法,结合“驱动源、治理目标、治理路径”形成的复杂情境,对混合驱动机制下(市场驱动、管制驱动)各类复杂治理机制的战略适配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有效的混合环境治理机制存在较大偶然性,客观上导致管控失灵出现、企业实施环境战略的动力不足以及企业经营柔性的降低;企业对环境治理路径的选择具有策略性特征,且随决策者风险态度不同而变化(发表于《科研管理》)。(3)针对企业实施清洁经营的第三方驱动机制问题,课题选择在动态博弈分析框架下,以欧盟市场的碳排放权限EUAs、CERs的转换活动为例,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对发达国家企业及国际碳贸易商的CDM操纵机理和目标进行了交叉剖析,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强化政府干预、优化CDM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发表于《科学学研究》)。此外,课题形成了一系列支撑性项目研究成果,诸如低碳型企业融资效率、企业清洁生产知识创新路径以及企业知识资源审计方法等。课题及所属成果对强化企业清洁经营激励机制、制定高效节能减排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企业能力的企业社会责任生态溢出研究
基于价值嵌入的清洁技术创新活动平台效应溢出研究
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代工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的本土供应商生产率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