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注入的微腔放电紫外辐射机理及特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7713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6.00
负责人:张小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耀功,王文江,刘凌光,林媛媛,孙岳
关键词:
紫外辐射多孔硅复合氧化电子注入微等离子体
结项摘要

UV light source is greatly involved in the environmental, energy source, fabrication, luminance, medical, and biology science, because of its tremendous characteristics in florescence, biology,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electronics. Nevertheless, low efficiency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in mercury free UV light source,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V light source technology.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UV light source is the key scientific problem.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to improve UV emission efficiency by injecting ballistic electrons into microcavity plasma is proposed.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n source, composite oxidation method and polymeric barrier developing method is researched to explore the key process in developing the microcavity device having electron source operated in high pressure noble gas. Negative resistive effect, surfac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on source, and mechanism of electron exciting gas are researched, and manipulation methods in efficient electron emission control and gas discharge excited by ballistic electrons are proposed. Meanwhile, electron energy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 and UV emission properties are explor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 research of compatible and efficient UV light source, and has theoretical and applicable valu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V light source in our country.

紫外辐射源可广泛应用于环保、能源、加工、照明、医疗、生物和国防等领域,但是无汞紫外辐射源输出效率低,制约了紫外辐射源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因此,研究新的紫外辐射机理、发光材料和器件,获得高效率的紫外辐射技术,是当前紫外光源研究首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本项目将开展电子注入激发微腔放电,提升紫外辐射效率的基础研究。通过研究电子源表面电极结构、复合氧化方法、以及聚合物障壁生长技术,获得可在气体氛围高效、稳定工作的电子源微腔关键制备工艺;研究电子源的负阻效应、电子源表面电场分布、以及电子激发气体发光的机理,获得高效率电子注入和电子辅助激发气体放电的控制方法;研究电子能量分布、电子能量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能量与气体激发能的匹配关系,获得电子源微腔器件高效率紫外输出特性。研究结果对辐射效率高且易于集成的紫外辐射源的研究,以及推动我国紫外光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微腔等离子体具有高电子浓度、高负载功率、放电空间小、电场强度高、可在很宽气压范围内稳定持续产生活性粒子和紫外辐射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向微腔中注入电子时,电子在强电场下获得能量轰击气体分子,不仅可以降低气体着火电压,提升气体电离效率,当电子能量与气体激发能匹配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气体激发及紫外辐射效率。然而,电子注入对于微腔气体放电的作用机理及特性尚不明确,电子源微腔器件的关键制备工艺仍有待研究优化。解决上述问题是推动微腔等离子体在紫外光源及相关领域应用的关键。.项目设计了电子源制备工艺及结构,实现了电子向微腔器件的有效注入;研究获得了电子源-微腔新型器件的一体化结构及关键制备工艺;制备了可稳定工作的电子源-微腔阵列器件;设计并搭建了全参数可调、且能适应不同负载的双极性高压纳秒脉冲驱动系统;研究了电子注入对微腔气体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另外,为了研究微腔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项目建立了基于漂移扩散近似的二维流体模型和蒙特卡洛粒子模型,研究了微腔等离子体的耦合机理;实验研究了不同驱动参数对微腔等离子体非线性特性及电学、光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是获得无污染、高辐射效率,体积小的新型紫外器件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紫外光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张小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16014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87109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401016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6028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7201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0123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53101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效MIM电子源的制备及电子注入激发紫外辐射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0218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薛涛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微腔放电耦合的等离子体晶体管导通机理及电学特性研究

批准号:5180715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耀功
学科分类:E0705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微腔光电导太赫兹辐射源辐射特性研究

批准号:6090704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马凤英
学科分类:F05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伪火花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辐射特性研究

批准号:1170513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佳
学科分类:A29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