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含色酮环中间体的串联及多组分反应研究和多样性分子库的合成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223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胡有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杨,李德文,黄丽平,陈红
关键词:
串联反应多组分类天然产物色酮小分子库
结项摘要

许多含有色酮环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申请以含色酮环的关键中间体为原料,运用多样性合成(DOS)的理念,设计和发展多分枝的串联和多组分反应方法学,用以构建高质量、结构多样性的含色酮环类天然产物分子化合物库。合成方法原子经济、反应高效,得到的类天然产物结构新颖多样,为发现新的先导活性化合物打下良好基础。此项工作的前期结果已申请2项专利,并在相关国际核心期刊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及Org. Lett.,等发表文章8篇。在此基础上。望得到基金的资助,全面开展深入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构建整体多样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库,针对肿瘤、病毒、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分子和细胞模型进行广泛筛选,以期发现新型先导化合物。

项目摘要

含有色酮环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新药发现的先导化合物的来源。本项目基于已发现的色酮中间体具有多反应活性官能团为研究基础,运用多样性合成(DOS)的理念,设计可发生串联及多组分反应方法学,进一步完成色酮衍生物和类似物为底物的10类新反应方法学研究,合成方法原子经济、反应高效,构建具类天然产物基本骨架的多样性分子库及靶向分子库共800多个化合物。并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TGR5激动剂及肿瘤微管蛋白抑制剂等活性化合物及先导化合物,为我国新药研究奠定物质基础。相关工作已发表SCI论文10篇,申请专利2项;培养1名博生后、3名博士生及1名硕士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钯催化的[2+3+1]串联反应构建含色酮骨架多环化合物的研究

批准号:2190126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韩文勇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含氟C,C-钯环中间体合成含氟杂环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批准号:2190118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晨
学科分类:B0101
资助金额:2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有机小分子催化串联反应的“多环多手性中心色满衍生物”合成研究

批准号:2116203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邵志会
学科分类:B0106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设计通过官能化联烯中间体的串联反应合成含氮和含硅的环状化合物

批准号:2110202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曹建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