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缺血预处理脑保护效应的术前评估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3009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70.00
负责人:熊利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熊利泽,董海龙,王强,李圣青,张西京,桑韩飞,侯丽宏,路志红,雷翀,金振晓
关键词:
非缺血预处理生物标志物抗氧化酶系统脑缺血围手术期
结项摘要

围手术期脑损伤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针对围手术期脑缺血损伤可预见性的特点,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并报道高压氧、异氟醚及低频电针刺激等非缺血预处理措施可诱导脑保护,为术前预防提供了新方法。然而,如何在术前客观评价预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是非缺血预处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以建立准确反映非缺血预处理脑保护效应的监测体系为目的,在前期发现抗氧化酶(如CAT、SOD)作为非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候选标志物的基础上,重点将抗氧化酶及相关分子作为靶目标,通过在体动物模型、体外细胞培养、结合2-DE-MALDI-TOF-MS差异蛋白分析及基因调控技术等,寻找并确定能准确反映非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的生物标志物,对所获核心标志物在非缺血预处理预防围术期脑缺血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揭示其作为脑保护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内在机制,为将我们发现的非缺血预处理措施广泛应用于围术期脑保护奠定科学基础。

项目摘要

针对围手术期脑缺血损伤可预见性的特点,申请人及课题组前期发现并报道高压氧、异氟醚及低频电针刺激等非缺血预处理措施可诱导脑保护,为术前预防提供了新方法。然而,如何在术前客观评价预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是非缺血预处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以建立准确反映非缺血预处理脑保护效应的监测体系为目的, 以预处理手段为中心,探索其通过哪些内在机制引起神经保护作用,筛选并鉴定能在术前反应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并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临床转化。在前期发现抗氧化酶(如CAT、SOD)作为非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候选标志物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将抗氧化酶及相关分子作为靶目标,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在体动物模型结合双相差异凝胶电泳(DIGE)及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等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并确定能准确反映非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的生物标志物。在动物实验中,我们发现血清cystatin C、Mannose-binding protein C(MBLC)及Hemopexin等蛋白可以作为在术前反应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所获核心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的内在机制探索,我们进一步发现这些分子不仅可以反应预处理的脑保护效应,其本身也可以通过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多条通路参与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本项目还将非缺血预处理的缺血耐受作用初步应用于临床,围绕围术期心、脑保护开展了3项临床研究。证实非缺血预处理能够降低心脏手术后心、脑损伤程度,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转归,为非缺血预处理的广泛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为围术期神经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本项目组正通过对所获核心标志物在非缺血预处理预防围术期脑缺血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揭示其作为脑保护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内在机制,为将我们发现的非缺血预处理措施广泛应用于围术期脑保护奠定科学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熊利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47166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70699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3003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57179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907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远隔预处理诱导缺血脑保护的血管生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106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任传成
学科分类:H091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脑缺血预处理中Ngb的表达变化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07105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尚爱加
学科分类:H0914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肢体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作用及上调p38 MAPK和ERK的神经体液机制

批准号:3110078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孙晓彩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凋亡拮抗转录因子AATF介导远隔预处理诱导缺血脑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7127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任传成
学科分类:H0914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