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b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2b)具有t(8;21)和AML1-ETO融合基因,约占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15%。目前AML-M2b的治疗仍主要以传统化疗和支持疗法为主,虽其完全缓解率较高,但约60-70%的患者复发并产生耐药,预后亟待改善。现认为靶向针对白血病的关键致病分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或凋亡可能是攻克AML-M2b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涉及的两种候选药物冬凌草甲素和毛萼乙素可靶向降解致病的融合蛋白AML1-ETO,选择性诱导AML-M2b细胞株及病人原代细胞凋亡。将进一步在分子、细胞及动物模型等多层面对这两种极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候选药物进行更深入的机理研究。同时现有的研究表明AML-M2b的发病由多因素参与,因此,该候选药物联合其它一种或者多种制剂,针对发病机制中的多个靶点,探索合理的联合、序贯用药治疗方案,对提高AML-M2b的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项目完成了冬凌草甲素靶向治疗伴t(8;21)染色体易位的AML-M2b型白血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证实冬凌草甲素可以直接结合到AML1-ETO蛋白的部分半胱氨酸的巯基上,通过caspase-3的定向剪切,产生较为稳定的ΔAML1-ETO,抑制后者被caspase-3进一步降解。冬凌草甲素诱导产生的ΔAML1-ETO剪切片段可以通过NHR2结构域与AML1-ETO相互作用,解除AML1-ETO对其靶基因的转录抑制,抑制AML1-ETO引起的NIH3T3细胞的增值,克隆形成以及裸鼠成瘤能力,以及AML1-ETO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从而干扰AML1-ETO的功能,发挥类似于肿瘤抑制因子的功能。我们还和江苏恒瑞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出了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的冬凌草甲素酯前药静脉制剂,并完成了大动物长期毒性、特殊毒性等安全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动了冬凌草甲素酯前药治疗M2b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0期临床试验,评估冬凌草甲素在复发/难治M2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并初步摸索冬凌草甲素在这群患者中的治疗剂量。.本项目在新建立的AML1-ETO融合基因与C-KIT N822K突变共表达的白血病小鼠模型上初步筛选出了毛萼乙素与传统化疗药物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Nilotinib)联合治疗方案;证实了毛萼乙素可增加该白血病小鼠对化疗药物如HHT的敏感性、毛萼乙素可与HHT及Nilotinib协同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对毛萼乙素的药代学分析和毒性与安全性早期评估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外,本项目还进行了毛萼乙素在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毛萼乙素可以有效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病程度,延迟其起病时间以及降低模型小鼠的发病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毛萼乙素的作用机理为:通过阻断EAE发病小鼠体内JAK/STAT信号通路来抑制CD4+ naïve T细胞向致病性Th1和Th17分化;并于起病初期即通过上调ROS水平直接抑制Th17细胞分化以及Th1细胞存活,从而早期干预EAE小鼠免疫反应。此外,毛萼乙素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抑制CD11b+APC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缓解炎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
毛萼乙素抗肿瘤活性及结构修饰
冬凌草甲素和乙素抑制食管上皮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冬凌草有效成分联合 Cetuximab 对喉癌靶向治疗的功效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