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氮化硅陶瓷的增强相设计调控基体应力状态及其抗热震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90232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杨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显微结构材料性能结构陶瓷氮化硅陶瓷应力状态
结项摘要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has irreplaceable function in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unique resistance to molten metal corrosion , but its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is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Therefore, it is emergency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n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nd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ceramic materials.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regulate the stress state through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design of the reinforcing phase, design the reinforcing phase with adjacent/packag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mismatch principles of elastic modulus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mismatch, regular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and stress state of matrix by introducing different reinforcement, study the changes of stress and microcrack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inforcing phase and matrix in the process of thermal shock, and reveal the influences and mechanism of metal silicides on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氮化硅陶瓷抗熔融金属液侵蚀的特性使其在冶金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其抗热震性能不足已成为制约产线效率的瓶颈,因此研究提高氮化硅陶瓷抗热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对解决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项目提出根据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失配的原则设计具有特定应力状态的增强相以调控基体预应力的新思路,研究陶瓷热震过程的热应力耗散机制,探索提高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机理和途径:通过结构组织优化设计增强相的相邻、包裹结构及组成,研究增强相结构组成与预应力的对应关系,并实现对基体应力状态的调控;深入研究热震过程中基体内应力与外加热应力相互作用下材料微观结构及微裂纹的变化,分析热震过程中外加热应力的耗散机制,阐明基体应力状态对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陶瓷材料抗热震破坏的机理、探索提高陶瓷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有效途径,为高性能陶瓷扩大应用领域、降低使用成本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氮化硅陶瓷抗熔融金属液侵蚀的特性使其在冶金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其抗热震性能不足已成为制约产线效率的瓶颈,因此研究提高氮化硅陶瓷抗热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对解决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本项目提出根据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失配的原则设计具有特定应力状态的增强相以调控基体预应力的新思路,研究陶瓷热震过程的热应力耗散机制,探索提高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机理和途径。金属硅化物FeSi2在引入氮化硅基体的过程中发生反应,最终以 Fe5Si3颗粒的形式存在。相对于Si3N4陶瓷,Fe5Si3颗粒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在反应的热胀冷缩过程中,Fe5Si3颗粒与Si3N4晶粒的界面周围形成了较大的径向残余拉应力与切向残余压应力。通过修正热应力模型发现,当第二相颗粒靠近材料表面时其径向残余应力急剧降低,而切向残余应力急剧升高,因此最终在Fe5Si3/Si3N4陶瓷表面形成较大的残余压应力,导致材料强度升高。而当更高含量的FeSi2引入基体时,Fe5Si3颗粒尺寸较大、其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传播更远,单位界面产生的弹性应变能也更大,容易导致界面剥离、产生缺陷,从而引起材料弯曲强度降低。而WSi2在引入基体的过程发生反应,最终以单质W的形式存在,其与Si3N4晶粒无法有效融合,形成的W/Si3N4弱界面有利于裂纹偏转和长棒状Si3N4晶粒的拔出,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通过FeSi2/WSi2复合相的引入得到了W-Fe5Si3核壳结构,能够通过低热膨胀系数W核来抑制Fe5Si3壳层的径向收缩,调节热应力分布从而抑制界面缺陷的产生,进一步优化了Si3N4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W-Fe5Si3核壳结构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的引入有效改善了界面周围残余热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径向拉应力和界面剥离的能量释放率均降低,界面剥离现象得到抑制。随FeSi2/WSi2复合粉体引入量的增加(<1 wt%),Si3N4 陶瓷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杨晓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970413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0071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3004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18.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43035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43005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336.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80293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107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3009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78.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8180409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0133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0077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070837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震性能研究

批准号:1070203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卫国
学科分类:A08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MAX陶瓷抗热震和耐烧蚀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5137201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世波
学科分类:E02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镁基复相陶瓷抗热震性与烧结行为的关联性及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5177213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罗旭东
学科分类:E020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高抗热震氧化锆-钛酸铝复相材料的结构性能设计

批准号:5057202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卜景龙
学科分类:E020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