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集成电路的热、应力分析及协同物理设计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37604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曾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恒亮,刘晓冬,王冬,吴震宇,韦峰,姬明超
关键词:
热分析TSV应力分析硅通孔分配三维集成电路物理设计
结项摘要

3D IC integration i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which enables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silicon dies forming a single 3D-IC stack. 3D IC ingegration can reduce interconnect wire length and achieve higher integration, higher performance and lower cost, even integration of dies with different process technologies. 3D IC manufactural technology is very promising and important for extending Moore's law. In this project, we focus on the study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stress analysis and the complexity issues involved in the 3D IC physical design. We have proposed parallel adapt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simulation and fast modeling of the thermal stresses of TSV based 3D ICs. We also proposed thermal stress driven 3D IC placement and routing methods. Finally we have proved the TSV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more than two layer dies is NP complete. An integrated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Shortest Path Search, Bipartite Matching, Min Cost and Max Flow Calculation and Post Processing is proposed to achieve good quality results with reasonable running time when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works.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ologies are novel to 3D IC design area and quite useful for solving the complexity problem. The research results generated from this projec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3D IC EDA tools in China.

三维集成电路通过硅通孔(TSV)实现垂直方向的芯片堆叠,大幅提高芯片集成度,减少互连长度,提高芯片性能,并能实现不同工艺芯片集成,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国际集成电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针对三维集成电路中热、应力导致的电迁移、互连失效、性能下降等问题以及三维集成电路设计复杂度问题开展研究,1)提出了基于并行自适应有限元创新数学方法,建立全芯片三维集成电路的热分析、应力分析快速仿真方法,能够应用于指导物理设计的热分析、应力分析的快速模型;2)提出了TSV应力和热协同的物理设计方法;3)证明了TSV分配问题是NP完全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搜索、二分图匹配、最小费用最大流计算和后处理的硅通孔分配算法。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大幅提高三维集成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效率,提升三维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本课题对推动我国开展国际前沿的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研究和EDA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三维集成电路通过硅通孔和倒焊芯片封装将多个硅芯片在垂直方向集成,是延续集成电路摩尔定律的重要方向之一。本项目围绕三维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三维集成电路热分析和应力分析、物理设计和可制造性设计、电路仿真分析、电路优化等方向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若干创新研究成果。.(1)在三维集成电路热分析和应力分析方面,提出一种考虑漏电流功耗的三维集成电路快速热分析方法,实现8-139倍的加速,获得EDA国际会议DATE’2017最佳论文提名。研发了基于自适应有限元PHG平台的大规模三维集成电路热应力分析的并行计算工具。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024 CPU核完成并行测试,为我国研发基于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三维芯片EDA工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在三维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和可制造性设计方面,提出基于热仿真的微沟道水冷散热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相比ICCAD国际会议2015 CAD竞赛第一名,节省了11.3%~61.3%的散热功率,降低了49.3%~59.4%的微水泵压力。提出了多重曝光和电子束混合光刻工艺的版图分解方法、基于正切空间的光刻热点分类检测方法。.(3)在三维集成电路仿真分析方面,提出了贝叶斯融合成品率分析新方法和高维和多失效区域的SRAM成品率分析方法,发表DAC’2014论文,获最佳论文提名。提出了数模混合电路仿真的晶体管表格模型近似方法,表格模型集成在华大九天的EDA电路仿真工具Aeolus中。.(4)在三维集成电路优化设计方面,提出了基于多起始点数学规划算法的电路优化设计方法和基于贝叶斯优化的SRAM电路成品率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模拟电路设计自动化工具,在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美国Intel、TI、AMS等公司得到应用,为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DA工具奠定了坚实的创新理论基础,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本项目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34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 on CAD、IEEE Trans. CAS-I、IEEE Trans. on VLSI论文13篇、集成电路EDA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IEEE/ACM DAC论文5篇、IEEE/ACM ICCAD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1项。获2014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4年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15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曾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9806004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3.9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67601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176017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7603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7404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97603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0140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404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30701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速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电磁-热-应力协同分析设计

批准号:612340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毛军发
学科分类:F0402
资助金额:3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三维集成电路热可靠性快速分析与在线优化技术研究

批准号:6140402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海
学科分类:F04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长寿命热锻模热应力缓解机理及设计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50675165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华昌
学科分类:E050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船用光纤陀螺热-应力场误差分析及耦合特性研究

批准号:5180905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董千慧
学科分类:E11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