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投资者保护为视角,以代理理论、信号理论等经典理论并结合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学科知识构建理论基础,揭示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的现状,识别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的动机、影响机理,研究或有事项披露的经济后果及其治理策略。本项目拟先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披露行为选择,深度挖掘其行为动机及主导因素,从个案上把握或有事项披露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证据、动机及经济后果;然后以我国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Jones模型以及修正的Jones模型、配对样本检验等统计和计量方法测试或有事项披露情况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并检验或有事项披露及其经济事件发生时的市场反应,剖析或有事项披露违规与监管处罚的关系。研究企业的或有事项披露行为,从理论上证实或有事项披露的重要性,深化和拓展有关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研究,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本项目以投资者保护为出发点,以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财务风险理论等经典理论为基础,以我国2000多家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手工收集方式获取了A股上市公司涉及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票据贴现、产品质量保证等多项或有事项大样本数据,构建了“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数据库”。基于收集的数据,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等方法,我们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发现。.第一,通过对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行为动机和影响机理的研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对其自身违约风险并无显著影响,而对于子公司、股东和关联方提供担保则会增加其违约风险;上市公司管理层包括或有事项信息在内的业绩预告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终极控制人特征会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精度和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实证还发现:投资者保护水平高的地区能显著增加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法治水平高的地区,增加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会有效降低公司的诉讼风险。 .第二,通过对产权性质、金字塔股权结构、股权激励、多元化等对于关联担保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相比非国有公司,国有上市公司会更积极为第三方提供债务担保;公司的控制权、现金流权越大,两权分离度越大,上市公司越可能发生关联担保;高管持股比例与是否发生对外担保、是否过度对外担保和对外担保规模均显著负相关;公司多元化程度与关联担保正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相比,相关多元化更能提高关联担保比例。.第三,通过对上市公司或有事项经济后果的研究,我们发现:①企业的对外担保行为显著增加了企业自身的债务融资成本,说明债权人对于企业对外担保的行为持谨慎态度;②存在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其面临的融资约束显著大于不存在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③存在未决诉讼的上市公司获取银行债务融资的成本比不存在未决诉讼的上市公司更高;④担保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越容易被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提供风险担保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审计师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等。.第四,通过构建或有事项披露博弈模型、担保风险传播机理和网络构架,对或有事项以及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管提供了相应策略。指出监管者要采取“双管齐下”的监管策略,即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加重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才能起到有效的监管效果;同时在现有信息披露监管框架之上,考虑节点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及担保规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经济后果研究
定向增发融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
上市公司归因信息披露特征、经济后果及其披露标准研究
文本分析视角下衍生工具应用和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