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脉根ITD3在共生固氮过程中调控侵染线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0020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贾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苗霞,刘静,罗振鹏
关键词:
共生固氮类菌体结瘤因子豆科植物侵染线
结项摘要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between legume and rhizobia is the most efficient and productive source of nitrogen fixation.Therefore, understanding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in farming systems is beneficial to the balanc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However, the mechanism based on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is unclear.Previous research show that root hair invasion by formation infection threads is the best characterized mechanism of rhizobia in invasion of legume. A ubiquitin ligase ITD3(infection-thread deficient 3) is essential for root-hair Infection,which belongs to the U-box family protein.In our project,we will study mutant phenotyp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ITD3 protein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nfection-thread formation during nitrogen-fixing symbioses.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involved in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could provide new avenues to design non-legume nitrogen-fixing crop.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固氮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固氮方式,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农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共生固氮的分子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前期工作表明:根瘤菌侵入宿主植物最主要的方式是在根毛中形成侵染线,所以侵染线的形成对于根瘤固氮是至关重要的。豆科植物蛋白ITD3是侵染线形成所必需的,ITD3属于U-box家族成员,可能编码一个E3连接酶。本项目以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对突变体表型的分析及ITD3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解析共生互作过程中侵染线形成的分子机制,为早日提高豆科植物固氮效率和实现非豆科植物自主固氮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CERBERUS(ITD3)和VAPYRIN (VPY)是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侵染豆科植物所必需的。有报道称紫花苜蓿中LIN与VPY存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两个蛋白在百脉根中的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CERBERUS在体外具有泛素化活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ERBERUS在百脉根根毛和烟草叶片中呈斑点状。CERBERUS可以与反式高尔基体网络/早期内吞体标记蛋白共定位。我们在百脉根中鉴定出两个紫花苜蓿VPY同源蛋白LjVPY1和LjVPY2。CERBERUS与LjVPY1和LjVPY2通过特定结构域存在相互作用。在烟草体系中,CERBERUS与LjVPY1或LjVPY2的共表达导致LjVPY1和LjVPY2蛋白水平升高且在细胞质中积累可移动的斑点状体。相反,接种根瘤菌后cerberus根中LjVPY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突变体分析表明LjVPY1和LjVPY2是AMF侵染和定植根瘤菌所必需的。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CERBERUS在反式高尔基体网络/早期核内体中稳定LjVPY1和LjVPY2,调节内吞运输和/或信号复合物的形成或循环它们可能在菌根共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3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4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5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贾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10110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00201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30029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10215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6068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084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37204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252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57113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9.3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百脉根侵染线形成必需的基因ITD6在共生互作中分子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140021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晓琳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SymRK介导百脉根共生抑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021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曹扬荣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百脉根小G蛋白ROP6在根瘤菌侵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0021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柯丹霞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百脉根根瘤菌与宿主共生固氮过程中时序性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批准号:3117007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钟增涛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