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IA和PCR两种新型环境分子诊断技术评价TCE污染地下水的生物降解效能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223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8.00
负责人:刘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娜,马会强,安永磊,张婷娣,高松,吕春欣,李爽,李海军
关键词:
地下水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生物修复环境分子诊断
结项摘要

The chlorinated alkene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rganic pollutants detected in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Monitored natural attenuation (MNA), as well as enhanced natural attenuation (ENA) obtain much attention among numerous of remediation technique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due to their low-cost. However, microbiological degradation is the only known natural attenuation pathway which pollutants can be transformed and breaked up. Therefore, evaluating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process is crucial. In this project, TCE wa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pollutant to evaluate the in situ microbial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CE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by combining two new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diagnostic techniques, CSIA and PCR. Changes of stable carbon and chlorine isotope ratio,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functional microbial, copy numbers of functional gene and activity of functional microbial will be analyzed in the processes of degradation of TCE and its metabolic inter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fferen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 environment condition, exogenous activating factor and microbial action will be revealed. New dynamics model of substrate consuming also will be established to forecast the biodegradation law of the TCE contaminated site. Correlative achievements acquired above can be a potential theory and method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ioremediation of TCE contaminated site.

氯代烯烃类污染物是污染地下水中检出率最高的污染物之一。在众多修复技术中,自然衰减及强化自然衰减技术以其经济费用低的独特优势被应用于不同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在自然衰减的各种作用中,只有微生物降解作用可将污染物彻底转化和去除。因此对该过程中微生物降解效能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本项目以三氯乙烯(TCE)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合物特殊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两种新型环境分子诊断技术,对TCE污染地下水生物降解效能进行评价。探讨在不同条件下,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在降解过程中,碳、氯稳定同位素比变化规律,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规律,功能微生物密度、功能基因拷贝数、功能微生物活性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外源激活因子与微生物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新型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预测TCE污染场地生物降解规律。为TCE污染场地生物修复评价、过程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项目摘要

三氯乙烯是污染地下水的生物厌氧还原脱氯修复是众多技术中成本较低且对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本项目以一组驯化培养的能将TCE完全脱氯降解为ETH的混菌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降解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在不利环境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性,并运用碳-特定化合物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研究了该混菌在降解含氯乙烯过程中的13C稳定同位素分馏规律,最后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生物激活以及生物强化方式原位修复TCE污染地下水的效果。.该菌降解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该菌能利用甲醇、乳酸钠,氢气(+乳酸盐)等不同的基质作为电子供体将TCE还原脱氯为对环境无害的终产物ETH。此外,该菌能降解所有类型的含氯乙烯。.为分析非脱氯菌可能起到的作用以及与功能菌的关系,我们进一步对该混菌在不利环境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菌在培养基中钴胺素缺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彻底还原TCE至ETH。氧气的加入使混菌降解TCE速率受到抑制,但随着氧气的消耗,脱氯反应被重新启动且最终转化产物中有ETH的生成;可逆性实验表明暴露氧气的混菌重新正常培养可以恢复到与正常条件相似的水平。混菌中的脱氯菌负责转化TCE至终产物ETH,而其他共存的非脱氯菌虽然未参与直接还原脱氯,但对维持体系的相对稳定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复杂不利胁迫环境下,混菌相比于单菌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对该混菌的13C稳定同位素分馏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混菌在降解TCE及cis-1,2-DCE过程中均产生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标准培养条件下混菌对TCE及cis-1,2-DCE的碳同位素富集因子分别为-7.24±0.59‰和-14.60 ±1.71‰。培养条件、群落组成等因素的改变不会造成该混菌碳同位素富集因子的变化,表明该混菌的碳同位素富集因子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及稳定性。.最后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生物激活以及生物强化方式原位修复TCE污染地下水的效果。结果表明,33周的模拟修复中,生物激活对TCE的还原脱氯起到的效果不显著。生物强化方式从第19周开始在水流下游监测井中检测到脱氯产物cis-1,2-DCE,VC和ETH。.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刘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30115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239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0065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304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0104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90103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0740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001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0063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0206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0049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7134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70209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20207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342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282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0409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7217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70203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099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305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027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7221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017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0022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30402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30700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10602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069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012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0326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0222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0053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7048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051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0148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074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187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70601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7163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0603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099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21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应用PCR技术检测环境水中的病毒污染

批准号:39170035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方肇寅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共性调控基因的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分子标记物筛选及诊断效能评价

批准号:8186025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曹雪
学科分类:H10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水环境中肠道感染性病毒群的PCR综合鉴定和病原性污染风险评价

批准号:5047804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晓昌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EVO强化原位生物反应带修复TCE-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机制研究

批准号:4170226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丁琳洁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