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些口服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中药成分是直接通过作用肠黏膜系统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假设。基于此假设,针对糖尿病引起肠黏膜系统功能如二糖酶活性及葡萄糖转运体功能改变、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等胃肠激素释放改变等作为靶标,以公认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经典方黄连解毒汤(HLJDT)为代表方,采用糖尿病大鼠为模型动物,分别在整体动物、离体肠组织及细胞培养(肠黏膜上皮细胞、胎鼠肠细胞、Caco-2细胞和NCI-H716细胞)等层次,探究HLJDT、有效部位及其单体对糖尿病大鼠的肠黏膜中二糖酶活性和葡萄糖转运体功能与表达改变的逆转作用、GLP-1释放及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合单用和多剂量HLJDT中主要成分在糖尿病动物中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诠释尽管HLJDT中主要成分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低,但有良好降血糖临床疗效的科学问题,其成果和思路对其他中药及其复方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口服难吸收药物-小檗碱降胆固醇的肠道作用新机理
口服难吸收药物-小檗碱降胆固醇药效的肠道作用新机制
中药复方口服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肠吸收机制及其口服剂型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