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行为是现阶段影响"十二五"规划中诸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目标实现的要素之一,政府会计如何改革才能促使地方政府行为转向有利于 "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呢?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政府行为等相关因素影响的视角展开。而掌握政府会计与地方政府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本项目将着力探寻政府会计与地方政府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机理。项目组拟首先开展先导性研究,试图从研究国内外相关经典文献中形成交互作用机理的理论性思考及后续调查研究的访谈思路和调查提纲。其次,借助有关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开展较为深层次的调查研究、重点实地访谈和较大范围问卷调查及经典案例分析,搜集研究数据,建立专题数据库,运用相关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性综合研究,确定政府会计与地方政府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机理,构建政府会计理论研究模型,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和体系完善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期,政府会计改革也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本课题研究主要在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政府会计信息效应、中国地方政府视角下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力机制、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理论研究的深化及实践价值的发挥提供有益的参考。首先,基于我国推进地方政府行为转型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背景,本项目以推进地方政府“善治”为目标导向,解构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改革路径,明确政府会计信息效应的总体定位,基于不同的行为视角,对不同路径下的政府会计信息效应分别进行理论剖析与实证检验。其次,本项目在地方政府视角下,分别从“制度场域”、“市场场域”和“舆论场域”三方面考察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通过构建中国地方政府视角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地揭示了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驱动因素,实证检验了不同场域中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驱动效应,并引入“元驱动”因素,如官员腐败、晋升激励与治理激励,检验其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如何提升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驱动效应。再次,本项目探讨了不同的制度环境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风险及成本的具体效应及作用路径。通过理清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成本效应的作用机制,探讨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等制度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等各类制度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及其程度。. 本研究顺利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体现了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并重的研究贡献。第一,政府会计的职能取向与改革路径应契合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转变的现实背景,让政府会计改革真正落脚于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在权力运行、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层面,强化信息公开对地方政府的权力制约效应、对公共服务行为的问责约束效应以及对债务风险的管控效应。第二,在市场层面,加强与媒体、公众等信息使用者的沟通与互动;在舆论层面,规范和强化媒体的治理和监督功能;在地方政府层面,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推动改革实施。第三,为规范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升政府财务透明度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以及加快政府发债市场化进程、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方面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我国土地资源效率提升能力与系统建设研究- - 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
地方政府竞争与产业升级:基于企业微观视角的研究
民间金融及其风险研究:基于儒家文化与地方政府的视角
地方政府绩效与地方政府信用的互动及互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