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世纪古代汉地佛教寺院内的殿阁配置、空间格局与发展演变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82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王贵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路珂,廖慧农,李德华,青锋,周玉鹏,段智君,李菁,敖仕恒
关键词:
寺院空间殿阁建筑发展变迁明清格局汉地佛寺
结项摘要

中国汉地佛教寺院的发展高峰期是5-10世纪,出现了大批不同等级的佛寺、兰若、佛堂院等,随着佛经的翻译与流布和中国疑伪经的出现,及大量佛教灵验故事的传播,寺院中出现了大批适合于中国信众崇奉礼仪的不同于印度与犍陀罗地区佛教僧团精舍式寺院的殿阁建筑,如观音阁、弥勒阁、普贤阁、文殊阁,慈氏阁、大悲阁,包括天王殿、地藏殿等,伽蓝堂、念佛堂等,都是具有中原汉地色彩的佛教建筑,也出现了与其发源地与中介地截然不同的中国式佛寺格局,并且影响到韩国、日本。对于这些类型式殿阁产生的宗教背景、历史时段及后来的变迁,和由此产生的历代佛教寺院空间格局的变迁,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10世纪之后,新创的殿阁形式已经不见,寺院格局趋于定型,从两宋时的甲乙寺、十方寺,到明清以来的以山门、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和对称布置的钟鼓楼,渐渐形成我们今天熟悉的寺院格局,其变迁的过程,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项目摘要

项目起始时间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第一年,本人对史料中所见佛教建筑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了系统地爬梳、整理与研究,完成并发表了《佛教初传至西晋十六国时期佛寺建筑概说》与《东晋与南朝时期建康等地的佛寺建筑》两篇论文,并指导几位研究生开题。2012年赴美国洛杉矶盖迪研究中心,先后完成《北朝时期北方地区佛寺建筑概说》、《隋代佛寺建筑概说》与《唐代佛教寺院建造概说》。并将有关隋唐两代的研究,缩编为一篇专题论文《隋唐时期佛教寺院概览》,以此为专题,于当年8月与10月,赴韩国参加“中日韩三国佛教考古与建筑研究学术论坛”及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参加“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国际论坛”两个学术会议。2012年下半年还完成了几座重要单体建筑物的案例研究,完成《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的再研究》与《隋大兴禅定寺高层木塔形式探》两篇论文,解决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的两个疑难问题。2013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五代十国时期佛教寺院概说”、“辽、金、西夏时期的佛教寺院”两篇系统性文字,同时完成了:“唐长安靖善坊大兴善寺大殿及寺院布局初探”(参加2013年12月日本近畿大学主办的东亚建筑史学术会)、“唐五台山金阁寺金阁可能原状初探”、“河南武陟古怀州妙乐寺塔研究”(参加河南焦作武陟县举办的古怀州妙乐寺塔专题学术研讨会)、“北宋汴京大相国寺寺院空间研究”、“明代文献中所载大相国寺大殿原状探讨”、“普陀山明代“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复原研究“(参加2013年11月东南大学举办的全国学术讨论会)同一时期由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完成的论文有10篇,在这两年完成答辩的硕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2篇。已开题并进行研究,尚未答辩的博士论文2篇。包括本人与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论文已经正式发表15篇。此外将已经发表,及刚刚完成的论文结集,提交清华大学出版社,拟出版的论文集《七宝恒沙塔,清净一菩提——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研究论集》,收入了论文22篇,共约48万字。已经签订出版协议,并已经全部交稿。此外,还与清华大学签署了《中国汉地佛教建筑史——从汉末至清初》的出版协议。其中将一项目主持人已经完成的佛教建筑正史部分为主要内容,再加上部分后续研究,拟在2014年下半年交稿,计划完成字数约为80万字,以完成一部中国佛教建筑史通史著作。该书稿已被清华大学出版列为了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5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拉卜楞寺藏传佛教建筑研究

批准号:5136802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许新亚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丝绸之路沿线的佛教石窟与5-9世纪佛寺空间模式及其生成逻辑研究

批准号:5160835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赵娜冬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古代木构桥梁的发展与演变研究

批准号:5147825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杰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日喀则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19—20世纪中叶)

批准号:5140833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焦自云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