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蟾科蝌蚪的分类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205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李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董兆雄,李健,胡军华,王斌,杨伟钊
关键词:
口咽腔角蟾科分类蝌蚪DNA条形码
结项摘要

蝌蚪是两栖动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分类学、系统学和生态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蝌蚪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部形态存在较大的可塑性变化和趋同现象;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失之于宽,鉴定准确率低,也无法区分隐存种;而先进的分子分类法则失之于细,会大幅增加新种数量,却无法提供足够的鉴别特征;以致高达40%的无尾两栖动物缺少准确的蝌蚪资料,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分类学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以我国的角蟾科蝌蚪为研究对象,应用蝌蚪DNA条形码和口咽腔显微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形态分类与分子分类相结合的角蟾科蝌蚪的自然分类系统。以蝌蚪的DNA条形码基因确定角蟾科蝌蚪的种类归隶;以口咽腔显微结构特征作为种级分类阶元划分的重要依据;该项研究将建立角蟾科蝌蚪的科学分类体系和分子鉴定平台,为推动蝌蚪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奠定种类识别基础。

项目摘要

蝌蚪是两栖动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分类学、系统学和生态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蝌蚪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部形态存在较大的可塑性变化和趋同现象;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失之于宽,鉴定准确率低,也无法区分隐存种;而先进的分子分类法则失之于细,会大幅增加新种数量,却无法提供足够的鉴别特征;以致高达40%的无尾两栖动物缺少准确的蝌蚪资料,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分类学难题。.本项目以我国的角蟾科蝌蚪为研究对象,应用蝌蚪DNA条形码和口咽腔显微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形态分类与分子分类相结合的角蟾科蝌蚪的自然分类系统。建立角蟾科蝌蚪的科学分类体系和分子鉴定平台,为推动蝌蚪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奠定种类识别基础。.关键数据:1)野外工作共计采集和研究了8属63蝌蚪。2)采用形态分类法,记录和测量了63种蝌蚪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量度性状。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和拍摄了57种蝌蚪口咽腔的亚显微结构。4)采用Micor-CT观测和拍摄了角蟾亚科16种的超数尾杆骨。5)采用分子分类法,测定了57种蝌蚪的线粒体基因(COⅠ、12S、16S、cyt b、ND2)DNA序列作为鉴别不同蝌蚪的“条形码”。.国际合作:2014年12月,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做角蟾科蝌蚪演化报告,并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2015年6-8月,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两栖爬行动物学专家Stéphane Grosjean博士来所,合作开展了角蟾科、蛙科、叉舌蛙科的蝌蚪分类和进化研究;.研究论文:已发表3篇SCI论文;接收1篇SCI论文;正撰写5篇论文,含3篇SCI论文。.科学意义:一方面,角蟾科被认为是始蛙亚目(Archaeobatrachia)与新蛙亚目(Neobatrachia)的过渡类群,在两栖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中占有极其关键的演化地位(Lynch, 1973)。该科是我国两栖动物的优势类群之一,有8属85种分布于我国;本项目采集了8属57种蝌蚪,涵盖了该科在我国100%的属和70%的蝌蚪,在研究材料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角蟾科蝌蚪集中反映了蝌蚪分类所面对的困难,本项目采用形态分类和分子分类综合研究了57种蝌蚪的形态特征、亚显微结构、特有骨骼、条形码基因,在实验方法上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系统性。目前,本项目已出版3篇SCI论文,接收1篇SCI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4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OI:10.1051/alr/2019003
发表时间:2019
5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李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20214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67602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6061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409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80501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0509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071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304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0123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97526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7303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405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20206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19.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07900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0101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77215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092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0730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17609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64300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0154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角蟾亚科的分类及其演化的研究

批准号:38671106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费梁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锄足蟾科精子形态结构及其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0240081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郑中华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角蟾科精子超微结构及其系统关系探讨

批准号:30570195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郑中华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角蟾亚科形态性状多样性及其演化研究

批准号:3190032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进民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