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末中国古人类磨制骨器技术及行为适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20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张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Francesco d'Errico,张双权,马宁,栗静舒,Luc Doyon,黄超
关键词:
磨制骨器动物碎骨人工痕迹旧石器时代晚更新世末
结项摘要

The production of formal bone tools, defined as artefacts that were cut, carved, polished or otherwise modified to produce fully shaped points, awls, harpoons and wedges, appears relatively late in human history, and is only recorded at a handful of African sites prior to 45 ka. Early instances of bone technology in other areas of the Old World such as China, are still rare, and those that are known are often insufficiently documen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analysi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typology, experimentation, microwear analysis, micro-CT scans etc., to formal bone tool assemblages found at the site of Ma’anshan, Da’erwo and Shuidonggou Locality 12 in the late Late Pleistocene of China. The Chaîne opératoire approach will be appli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n the life history of each bone artifact,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raw material to the tool disposal, through blank extraction, shaping of the object, use, and eventual resharpening. Residues of red and black material as well as adhesives preserved on some specimens will be photographed and analyzed - identified by the presenters of this project during th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will be instrumental to identify the emergence of key cultural innovations in Asia, evaluate their technical and behavioral complexity, and discuss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旧石器时代磨制骨器主要发现于非洲、欧洲、西亚等地;相对而言,中国有磨制骨器出土的遗址数量较少且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研究方法、手段等方面也与西方存在明显差距。本项目以晚更新世末期贵州马鞍山遗址、打儿窝遗址、宁夏水洞沟第12地点的磨制骨器为主要对象,通过伴生动物碎骨观测、模拟实验、形态与痕迹观察(微观、宏观)、Micro-CT断层扫描等研究方法,以“操作链”的动态视觉复原其选料、取坯、制作、使用、维护及废弃过程;此外,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技术手段尝试分析及复原骨器表面残存物质的理化成份与性能,从而为染色、用毒、绑柄等中国古人类复杂认知能力的出现与演化提供新的科学材料和线索,进而探讨欧亚大陆磨制骨器及现代人行为的区域特征与传播路线。

项目摘要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古人类利用骨角牙等有机质材料的特定属性,通过刮削、磨制、刻划、钻孔、抛光等技术手段开始制作较为规范的工具和精致的装饰品。在大约距今45 ka年后此类器物较为广泛地见于欧亚大陆不同区域的考古遗存中。欧美学者对有机质工具和装饰品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和方法体系也较为成熟;相对而言,中国出土的骨角牙工具和装饰品数量较少,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研究方法、手段上与上述区域也存在一些差距。. 研究团队以“操作链”的动态视角较为系统地观察、探讨了水洞沟第12地点出土骨、牙制品的选料、取坯、制作、使用、维护及废弃等工艺流程及其所透射出来的古人类技术水平与认知能力。对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出土多件骨针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功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其放在国际背景与视野下,与全球共计270个遗址、354个考古层位层位出土的同类型产品进行了对比与综合研究,从而揭示了国际范围内骨针这一创新型技术产物的起源地点、类型功能分异、演化趋势、传播路线等大的学科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形态与痕迹观察(微观、宏观)、扫描电镜能谱、拉曼光谱和Micro-CT断层扫描等手段,对鸽子山遗址出土的鹿牙装饰品进行研究,复原其制作程序、表面残存物质的理化成份与性能,从而为雕刻、染色以及装饰品的使用、佩戴方式和社会功能等中国古人类复杂认知能力的出现与演化提供第一手研究材料和线索。此外,对马鞍山遗址、水洞沟第7地点以及柿子滩第9地点出土碎骨的对比观察和分析也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角牙制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古人类行为背景信息和参照。总之,在埋藏学及动物考古学的分析基础之上,上述研究为探讨骨角器在非洲与欧亚大陆的起源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为中国西北环境敏感地区古人类在近冰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方式提供了重要借鉴。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2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3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4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DOI:10.11883/bzycj-2021-0196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张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8041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6.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0019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4114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041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0120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904027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0302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353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7730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115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0201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0063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213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340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山东沿海地区晚更新世早中期古人类石器技术与行为适应研究

批准号:4150202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锋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西藏晚更新世古人类旧石器调查与研究

批准号:4157202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晓凌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人类行为与环境耦合

批准号:4127203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侯亚梅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9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更新世晚期古人类肢骨形态功能分析

批准号:4180202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魏偏偏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