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乳杆菌LuxS/AI-2在种间密度感应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U1404813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周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郑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种间密度感应牙菌斑生物膜嗜酸乳杆菌变异链球菌
结项摘要

Bacterial plaque biofilm is a bacterial interacted niche . In this niche signal exchange and Biological regulation between bacteria are controlled by quorum sensing mechanism ,in which , Interspecies quorum sensing regulation is dominant factor in development of dental caries . Streptococcus mutans ,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is the key Cariogenic bacteria in this process, A feature of mutual growth and decline between each other. However,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density sensing mechanism is playing competitive inhibition when coexisting with of S. mutans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bacteria fluorescent reporter strains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uxS gene inactivation strain method, Bacteria were cultured for two micro-fluidic system,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different changes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in acid, biofilm formation, bacteriocin production, extracellular matrix,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ux and related genes in dental plaque biofilm and Streptococcus mutans interaction,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idophilic lactobacillus LuxS/AI-2signaling network in interspecific density sensing system ,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bacteria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ntal caries, .Explore bacteriology signal regulatory mechanisms caries development, create condi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caries mechanism.

牙菌斑生物膜是多细菌相互作用的小生境。在这小生境中细菌之间通过密度感应机制发生信号交流及生物调节,其中,种间密度感应调节更是主导着龋病的发生发展。变异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致龋菌,相互之间有着彼此消长的特征。两菌均有种属间信号网络LuxS/AI-2介导的密度感应系统,但嗜酸乳杆菌密度感应机制是否在与变异链球菌共存时发挥竞争抑制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构建两菌荧光报告株及嗜酸乳杆菌LuxS基因失活株等手段,在微流体系统下进行两菌共培养,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在产酸耐酸、生物膜形成、细菌素产生及胞外基质的不同变化,探索嗜酸乳杆菌Lux及相关基因在牙菌斑生物膜中与变异链球菌相互作用的特征,研究嗜酸乳杆菌LuxS/AI-2信号网络在种间密度感应系统中的调控方式和特点,揭示两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龋病发生发展的意义,探索龋病发展的细菌学信号调控机制,为进一步开展防龋机制研究创造条件。

项目摘要

种间密度感应调节主导着龋病的发生发展,变形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致龋菌,嗜酸乳杆菌与变形链球菌共存时的竞争抑制作用对于龋病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嗜酸乳杆菌和变形链球菌的荧光报告菌株,并将两菌进行共培养,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和生物膜测定,证明了两菌在共培养时存在的竞争抑制关系,且嗜酸乳杆菌与变形链球菌竞争在生物膜中的定植粘附有一定优势。在嗜酸乳杆菌LuxS突变株构建过程中,在查得其基因位点后,经酶切将LBA1801基因成功合成并构建到pUC57载体上,但将目的基因LBA1801亚克隆到目的载体pORI28中难度很大,使用酶切酶连方案和同源重组方案尝试多次均不能连接成功。经过分析,目的基因没有难度,主要难度在于目的载体pORI28很难插入序列。可能还有其他的特殊条件。目前正在尝试高活性的感受态细胞或载体及其他可能的方式和条件。由于嗜酸乳杆菌LuxS突变株暂时未能构建成功,导致后续突变后细菌的相应生物学性能无法检测,希望能给与时间和机会准予继续完成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周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20134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0165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034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0621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110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421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196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90074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7923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1368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923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232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110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在种属间密度感应中作用的初探

批准号:30400497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黄正蔚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布鲁氏菌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的构建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7254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韩先干
学科分类:C180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AI-2/LuxS群体感应对仔猪肠道乳酸杆菌生物被膜调控作用及机制

批准号:3167243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汪海峰
学科分类:C17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LuxS/AI-2密度感应系统介导口腔双菌种生物膜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0050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晓岚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