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了3株氟康唑(FCZ)耐药性白念株菌(包括通过诱变获得的白念株菌ATCC14053的5个FCZ耐药突变菌落)的耐药机制。根据唑类药物靶酶编码基因设计六对上下之间交叉重叠的引物,将长约1.8kb的目的基因分六段扩增出来,通过Southern杂交排除了所有受试菌株因靶酶编码基因缺失而耐药的可能。SSCP分析发现第六对引物的扩增产物系突变热点所在部位,且耐药株之间存在差异。将诱变后耐药菌株与诱变前的不耐药菌株进行比较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选择3个代表片段克隆测序,共发现5个有意义突变位 点,而其中4个位于突变热点所在片段之内。因此认为:一个或一个以上部位一的基因突变造成了这些菌株对FCZ耐药现象的发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遥感指数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
基于“敏感性-干扰度”的县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与防控分区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胞内NADH含量和生物裂解技术进行海产品致病菌的生物发光快速检测
利用发光细菌荧光光素酶微磁固定化技术进行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快速识别
利用PNA自组装技术进行多功能放射性药物的合成研究
基于多通道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结核杆菌多药耐药基因的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