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胞杆菌产生的伴胞晶体在芽胞成熟后与芽胞在空间上彼此独立,但个别菌株的伴胞晶体在芽胞外壁内侧形成,产生晶胞粘连现象,如幕虫亚种YBT-020菌株。本课题前期工作发现,晶胞粘连现象是由位于携带cry26Aa晶体蛋白基因的190kb质粒p26上的某个反式因子控制的,与芽胞形成期特异启动子的时空表达无关,且对晶体蛋白的类型有选择性。本课题将对该质粒p26进行完全测序并通过互补试验寻找和确定控制晶胞粘连的因子;通过晶体蛋白的结构域互换从Cry26Aa和Cry28Aa晶体蛋白中寻找可被控制因子识别的特殊序列,揭示晶胞粘连选择性的机制;检测控制因子在芽胞中的亚细胞定位、Cry26Aa和Cry28Aa晶体蛋白在芽胞形成期的发生部分和相关晶体的形态发生部位;检测与控制因子发生作用的蛋白因子的功能与细胞定位,进而在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推导并验证晶胞粘连现象的形成模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胞粘连表型菌株资源及形成机制的多样性研究
苏云金芽胞杆菌中伴胞晶体与芽胞粘连的分子机制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胞粘连必需基因簇scaABCDE在将伴胞晶体定位于芽胞外壁内侧所起的作用
苏云金芽胞杆菌DeoR调控芽胞形成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