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50%,同时伴随生活质量的低下及高达15%的年住院率。在心脏由代偿性心肌肥厚走向失代偿心衰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下游MAPK、ERK1/2、Akt/GSK3β、PI3K、mTOR信号通路起着重要作用。ACK1(Cdc42-associated tyrosine kinase 1)是内源性EGFR拮抗分子。本课题拟构建心肌特异性ACK1转基因小鼠,观察过度表达ACK1能否拮抗压力超负荷或Ang II灌注诱导的心肌肥厚/心衰,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包括ACK1对EGFR磷酸化位点及其活性的影响,对EGFR下游信号途径的作用,以及对心脏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认识ACK1的心脏保护功能将有助于阐明心衰的发病机制,并为新型抗心衰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50%,同时伴随生活质量的低下及高达15%的年住院率。在心脏由代偿性心肌肥厚走向失代偿心衰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下游MAPK、ERK1/2、Akt/GSK3β、PI3K、mTOR信号通路起着重要作用。ACK1(Cdc42-associated tyrosine kinase 1)是内源性EGFR拮抗分子。本课题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肌特异性ACK1转基因小鼠,发现过度表达ACK1能否拮抗压力超负荷或Ang II灌注诱导的心肌肥厚/心衰,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包括ACK1对EGFR的磷酸化位点(Tyr1173, Tyr1068, Tyr1148,Tyr992 和Tyr1086)及其活性的影响,对EGFR下游信号途径MAPK、MEK-ERK1/2、Akt/GSK3β、PI3K、mTOR的作用,以及过度表达ACK1能够减轻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炎症。认识ACK1的心脏保护功能将有助于阐明心衰的发病机制,并为新型抗心衰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考虑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与分析
基于免疫反应抑制MIL- 101(Fe)电催化活性的肌钙蛋白I电化学传感器
心肌肥厚新靶点-microRNA-25
POLI作为食管癌放射治疗新靶点的实验研究
心肌肥厚发病机制及其调控新靶点:lncRNAs
Nrf2-ARE通路作为颅脑创伤治疗新靶点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