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一线抗排斥药MMF代谢个体差异大,是导致约38%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胃肠紊乱等毒副反应的重要因素。我们前期发现UGT SNPs影响该基因表达及酶活性,而UGT为MMF代谢主要限速酶,据此推测UGT SNPs与MMF代谢率及毒副反应相关。MMF代谢相关四个UGT酶分别分布于供体肝脏和受体肠道,同时考虑供受体遗传背景的影响才能阐明肝移植后MMF代谢个体差异机制。因此,本课题将从供受体的角度,兼顾四个UGT酶及其转录因子,通过定点突变在体外研究UGT SNPs与MMF代谢的关系;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UGT及其转录因子SNPs对MMF代谢的影响;最后设计前瞻性试验确认MMF代谢相关SNPs及其单体型。通过上述体外、体内研究,初步阐明肝移植患者MMF代谢个体差异的机制。本课题首次从供受体双重角度,研究汉族人群肝移植患者UGT及其转录因子SNPs与MMF代谢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有利于个体化用药。
背景和目的:肝移植术后抗排斥药物MMF在个体间代谢率差异极大,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肝移植术后MMF的代谢酶分别来自供体肝脏和受体肠道。本项目从供体和受体双方的遗传学角度,探讨MMF代谢个体差异的机制,寻找中国人群MMF代谢相关SNPs,有望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实验方法:通过载体构建、定点突变、基因转染及体外药物实验初步筛选影响MMF代谢的各个代谢酶基因SNPs;通过SNP芯片及表达谱芯片开展中国人群肝脏组织EQTL研究并检测供体SNP,通过DMET芯片检测受体SNP,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影响MMF代谢的UGT基因及其转录因子SNPs;通过DMET芯片及外显子芯片检测供体及受体MMF代谢酶及其转录因子SNPs,在另一组病例中结合临床资料验证前述研究发现的SNPs,最终确认影响中国人群MMF代谢的遗传位点。.结果:成功构建4个UGT基因及其13个SNP位点定点突变过表达质粒,通过体外药物实验发现11个与MMF代谢相关的SNP;首次开展中国人群肝脏EQTL研究,发现许多中国人特有的EQTLs;通过芯片检测供体及受体SNPs,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发现5个与MMF代谢相关SNP;体外实验发现VDR调控UGT1A8/1A10表达,从而影响MMF代谢;芯片检测UGT及其转录因子VDR及HNF-1α SNPs,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验证了前述发现的MMF代谢及毒副反应相关SNPs。.结论和意义:本项目通过芯片检测及体外细胞、分子实验,首次从供体和受体的角度发现肝移植术后多个与MMF代谢及毒副反应相关的SNPs;首次开展中国人群肝脏EQTL研究;首次发现VDR调控MMF代谢酶UGT1A8/1A10表达。本研究揭示了MMF代谢酶及其转录因子的遗传多态性是MMF代谢个体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发现多个影响中国人群MMF代谢的SNPs。研究成果有望指导临床MMF个体化用药,并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肝脏多b值扩散心率因素的评价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越橘杂交后代鉴定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肝移植供受体白介素10基因单倍体型与他克莫司代谢差异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供体NR1I3基因多态性影响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代谢个体差异的机制研究
核受体-UGT代谢网络与结肠炎癌症转化的互动调控分子机制
免疫炎症因子SNPs与他克莫司代谢相关蛋白调控基因在肝移植受者移植物慢性失功和肾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