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中间产物浓度分析的L-丝氨酸合成途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0004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赵志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娇芳,徐吉庆,何晓娟,张丽丽
关键词:
代谢中间产物L丝氨酸合成途径
结项摘要

L-serine is a very important amino acid with many applications in pharmaceutica, food and cosmetic industries. However, some metabolic regulation mechanism for L-serine biosynthesis remained unknown. Due to this, this proposal will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31 kinds of intracellular metabolite in L-serine biosynthesis network by a newly-develop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method. The analysis of these metabolites concentrations upon genetic modification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metabolic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L-serine bio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mising engineering targets towards further improvement of L-serine biosynthesis .

L-丝氨酸作为一种重要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但微生物体内L-丝氨酸合成所受到的各种调控机制尚缺乏比较深入的探讨, 本申请拟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最新发展起来的胞内代谢物二级质谱定量分析技术,测定胞内L-丝氨酸合成代谢网络中31种重要代谢中间产物的浓度; 分析在分子改造L-丝氨酸合成途径前后,这些代谢中间产物的浓度变化规律,探讨微生物合成L-丝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搜寻可能存在的代谢限速节点,从而为进一步理性有效改造L-丝氨酸合成代谢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L-丝氨酸(L-Ser)作为一种重要氨基酸,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Ser凭借原料廉价、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尝试对遗传操作简单的大肠杆菌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培育L-Ser高产菌株,但鉴于大肠杆菌合成L-Ser的代谢网络复杂,特别是存在众多L-Ser向其它氨基酸转化的途径,导致目前文献报道的大肠杆菌发酵法L-Ser最高产量仅为约11.7 g/L。本研究以E.coli W3110为出发菌株,通过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方式优化L-Ser的合成代谢,探索了L-Ser的代谢中间产物测定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定点突变方法解除L-Ser对serA编码的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将serA突变基因与pgk、serC和serB依次插入至表达质粒pSC,构建质粒pSC-05。.2..敲除E. coli W3110基因组上编码丝氨酸脱水酶的基因sdaA;进一步通过随机突变方式,筛选获得了比酶活降低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突变基因glyAm获得突变菌株SWCH-05;对菌株E. coli SWCH-05/pSC-05进行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L-Ser最高可积累11.4 g/L。.3..分别敲除E. coli SWCH-05基因组上与L-Ser吸收相关的四个基因sdaC、cycA、 sstT和tdcC,获得四个单基因敲除菌,L-Ser吸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sdaC敲除菌的L-Ser吸收活性与对照菌E. coli SWCH-05相比下降了23.34%;将质粒pSC-05转化至四个敲除突变菌中进行发酵罐发酵,结果表明sdaC敲除菌的L-Ser产量最高达到了16.3 g/L,与对照菌株相比提高了43%。.4..在sstT、cycA、sdaC和tdcC的单基因敲除菌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四个L-Ser吸收基因的11个组合突变菌,L-Ser吸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在双基因和三基因敲除菌中,仅含有sdaC基因敲除突变的菌株表现出L-Ser吸收活性低于对照菌SWCH-05;而当四个基因均被敲除后,菌株L-Ser吸收活性基本降低至零点。将质粒pSC-05转化至11个多基因敲除突变菌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四基因敲除菌的L-Ser产量最高,达到450.58 mg/L,是出发菌SWCH-05(74.98 mg/L)的6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近似L_0范数的电容层析成像敏感场优化算法

基于近似L_0范数的电容层析成像敏感场优化算法

DOI:10.3788/LOP202158.1210025
发表时间:2021
5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DOI:10.18654/1000-0569/2020.05.10
发表时间:2020

赵志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80308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57115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038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101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27141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101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036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045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041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291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0013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201007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94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6033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一碳单位代谢途径重构的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

批准号:3110007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芸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水稻Strigolactone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体

批准号:9091701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闫存玉
学科分类:C0206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吡咯喹啉醌生物合成途径中AHQ中间产物的生成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2147621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雪鹏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L-组氨酸代谢支路途径关键酶基因克隆及催化功能分析

批准号:30900009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曹飞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