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植物地构叶和广东地构叶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600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田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世俊,焦军影,李双智,周安佩,吴海,刘东玉
关键词:
中国特有属谱系地理学群体遗传结构地构叶属
结项摘要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species diversity between regions result mainly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climate and geography (The species diversity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historic,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Climatic oscillations in the Quaternary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changing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and further affecting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populations. Thus, investigations into patterns of present-day genetic variation have provided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The climate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China. Therefore, the plants growing in the two areas could have evolved different adaptive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phylogeographic studies that have often focused on one species occurring in either south or north China, this project aims to use maternally inherited chloroplast DNA (cpDNA) and bi-parentally inherited nuclear DNA (nDNA) markers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ex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populations of Speranskia tuberculata Baill. And S. cantonensis (Hance) Pax et Hoffm, two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distributed exclusively in north and south China, respectively. We will perform classic population genetics analyses to elucidat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urrent populations and the historic reasons behind them, and make inferences about the possible glacial refugia. The resulting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would promise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how endemic plant species of China respond to past climate changes.

不同地理区域间物种多样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独特的气候历史及区域地理因素造成的。第四纪冰期气候变迁,使得多数物种分布区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因此,对物种遗传变异分布模式(遗传结构)的研究可以追述现代植物分布种群的地理分布历史。中国南北有截然不同的气候类型,因此,分别生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植物在应对气候变迁有不同的响应模式,然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分布在某一地区的单个物种。本项目拟用不同遗传背景的叶绿体DNA和核基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布在中国南北的近源物种广东地构叶和地构叶种群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式样,并结合现代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全面追述现代分布种群的进化历程,以及分布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可能的冰期避难所;期望通过此研究,为中国植物物种响应过去气候变迁历史的生物地理学模式提供典型研究范例。

项目摘要

全球气候波动在第四纪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它引起了反复而又严重的环境改变,从而影响着在不同的纬度地区,尤其是温带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和其分布。谱系地理学是一门探究物种以及物种内不同的种群演变为现今分布格局的历史原因和演化的全部过程的学科,通过谱系地理学研究可以让我们读懂物种分布的地区发生变化以后遗留下来的遗传信息,从而作为推断冰期避难所以及间冰期迁移路线的一种常用手段。本项目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叶绿体DNA和核基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布在中国南北的近源物种广东地构叶和地构叶种群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式样,并结合现代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全面追述现代分布种群的进化历程,以及分布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可能的冰期避难所。基于我们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全面摸清了地构叶属植物的野外种群分布及生存情况,为今后该类群的保护与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2、得到了地构叶和广东地构叶两个物种的转录组数据,并对其开发了18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和一批使用于该属植物的低拷贝核基因引物。这些引物为今后地构叶属植物物种形成研究提供了大量分子标记。3、研究表明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地构叶与分布于南方的广东地构叶有截然不同的谱系地理学结构。地构叶在冰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大多数种群在最后一次大冰期都退缩在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和山东半岛的避难所,冰期过后又回迁到现今分布地。而广东地构叶则受到冰期影响较小,我国亚热带地区复杂的小生境为其提供了多个避难所,同时这些隔离的避难所也增加了广东地构叶的种群分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田斌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异域分布姊妹种地构叶和广东地构叶的物种形成研究

批准号:418610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田斌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亚热带喜冷植物裂叶星果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56006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志勇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特有属蜡梅属植物谱系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4130105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戴攀峰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特有植物地涌金莲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批准号:3140055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马宏
学科分类:C16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