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知识是组织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制度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家族企业中,企业家知识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由于具有很高的个人根植性和默会性,企业家知识很容易在领导人更替中发生流失。在全国范围内家族企业"接班时代"到来之际,本课题将对企业家知识代际转移这一重要议题开展系统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首先结合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和访谈研究,明确企业家知识的内涵与类型,继而通过对浙江余杭竹笛业、东阳木雕业和绍兴黄酒业等产业中的家族企业进行访谈和案例研究,识别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所需转移的企业家知识类型,归纳和分析主要的企业家知识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访谈、调查、准实验和案例等研究方法,从社会认知视角揭示企业家知识的代际转移机理。本课题对上述问题的系统研究,不仅是对传统家族企业传承研究视角的创新,也是对知识转移研究视野的拓展,在促进两个领域纵深发展的同时,又推动它们间的交叉与融合。
“子承父业”是世界各地家族企业普遍追逐的梦想。然而,绝大多数拥有如此美好愿景的创业家族往往都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近年来,基于资源观和知识观理论,家族企业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异质性知识是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的来源,要实现家族企业的成功延续,必须确保这些知识在代际间的顺利传承。这种异质性知识究竟包括哪些要素?是否所有的知识要素都需要传承?如何确保这些要素在代际传承过程中的成功延续?本课题试图对该视角下的上述三个基本且关键的问题做出尝试新的解答。.对于第一个问题,即家族企业中的异质性知识的内涵,目前学者们普遍倾向于从默会知识的角度来进行阐释。通过对组织与管理研究中有关默会知识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在过去20多年间相关理论研究并未取得太大的实质性进展。为此,我们综合借鉴哲学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议采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方法来研究组织中的知识问题,并认为家族企业研究者所强调的异质性知识更多的都是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的知识。.基于上述认知,我们对浙江省6家典型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和/或第二代企业家及部分高管成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通过跨案例对比研究识别出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所需转移的知识要素。研究表明,最需要在两代企业家之间实现跨代转移的知识要素主要包括两大类:首先是关于如何做人、如何经商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及对人、对事,尤其是对待风险、突发事件和困难的态度;其次是与人际问题和机会选择有关的开放性技能,并且它们多以启发式的形式被外在表征。.在前两方面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课题还进一步分析和检验了这些知识要素在代际间的深层次转移机理。基于社会认知视角,我们构建了从继承人培养经历到代际图式相似性,再到知识代际转移效果和家族企业传承绩效的逻辑链条。来自浙江省192位家族企业二代接班人的调查数据基本支持这一逻辑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继承人在家族企业以外的工作经历对代际图式相似性具有负向影响,而继承人在家族企业内部的工作经历对代际图式相似性的影响不显著;代际图式相似性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方导师的任用对代际图式相似性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课题组为家族企业如何通过继承人培养模式的选择来提高异质性知识在代际间的成功转移,进而促进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性建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制度环境、代际传承与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家族社会资本传承及其对家族企业代际创业的影响机理研究
代际冲突与认知差异对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研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