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集体行动机制与公共事务治理:以灌溉管理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7315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王亚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Eduardo Araral,Leong Ching,温胜芳,张瑞娟,任晓娜,张秀琴,高瑞,陈思丞,舒全峰
关键词:
集体行动灌溉管理公共事务社会生态系统善治
结项摘要

Due to the decline of the collective action capacity, commons 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 is now facing a profound crisis. Irrigation management, as a typical rural commons, has a significant value in reflecting commons 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 This project, taking irrigation management as a case study, aims to reveal three collective action mechanisms in contemporary China:1.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massive labor outflow on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2,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key variables influencing self-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 3, the multi-cooperation mechanism amo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With the guidance of newly developed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SES) Framework and SES Meta-Analysis Database (SESMAD), we will establish database and case base of Chinese irrig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at, three empirical studies would be conducted around irrigation collective action. This project, as the extension of the prior NSFC funding project entitled with "the Study of Participatory Irrigation Management under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IAD) Framework" (prized A), has both theoretical and policy significance, and could b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commons governance and good governance in rural China.

由于集体行动能力的衰落,中国农村公共事务(Commons)治理目前面临深刻危机。灌溉管理作为典型的农村公共事务,对于透视农村公共治理具有重要价值。本项目旨在以灌溉管理为例,揭示转型期中国农村集体行动的三大机制:(1) 大规模劳动力外流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机制;(2) 农村自主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3) 农村公共治理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合作共治机制。拟利用国际上新近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与“社会生态系统元分析数据库(SESMAD)”,建设中国灌溉管理数据库和案例库。以此为基础,重点采用大样本定量分析方法和跨案例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灌溉集体行动的三大机制展开实证研究。本研究是前一个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 (IAD)框架的参与式灌溉管理研究”(结题获评“优”)的延伸,兼具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可为中国公共治理改革和农村善治提供重要参考。

项目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治理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但另一方面,村容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公共事物(Commons)却普遍衰败。本研究以农村灌溉系统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国际前沿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农村集体行动机制。项目总计发表论文43篇,包括SSCI/SCI论文13篇,CSSCI/核心论文22篇,总被引500余次,下载4.4万多次;发表专著2部、内参12份,带动培养人才21人。在以下三个方面成果尤为突出。.第一,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对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机制。识别公共事物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利用农村调查数据,检验并阐释了人口外流对公共事物治理的影响,发现劳动力外流对农村集体行动有显著负面影响,揭示了劳动力外流经由领导力、社会资本、社区归属感、资源依赖性、经济异质性等中介变量对集体行动产生负面影响。还实证检验了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等新的关键变量,较完整揭示了中国情境下公共事物治理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World Development、Land Use Policy、《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权威期刊。.第二,中国农村自主治理理论。如何发展中国情境下的农民自组织是很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以用水户协会为例,运用农村调查数据,对用水户协会运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用水户协会的低效及其原因;并检验了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制度设计理论,论证了不同情境对设计原则有效性的影响,为中国情境下乡村自主治理制度设计提供洞见,揭示了因地制宜构建与当地情境相匹配的制度的重要性。相关成果发表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等权威期刊。.第三,中国乡村治理困境和机制。发现了中国乡村治理存在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多重失灵现象,揭示了影响乡村治理的十大不利因素及四大有利因素,特别是提升乡村基层领导力和公共服务动机是破解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相关成果发表在《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权威期刊,有关内参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产生显著政策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王亚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关联技术采用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黄土高原区为例

批准号:7167322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陆迁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金属-能源耦合的机制与管理策略研究:以动力电池为例

批准号:7190418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汪鹏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旅游合作与冲突治理:以武陵山区为例

批准号:7146301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鲁明勇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地方性环境治理政策的扩散机制与政策效应研究:以“河长制”为例

批准号:7190308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金刚
学科分类:G031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