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鸭的病毒性疾病逐年增加,并日趋复杂,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研究证明:DNA甲基化与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以雏鸭肝炎病毒(DHV)感染雏鸭为动物模型,选择前期研究筛选的雏鸭病毒性肝炎应答基因CD8α为候选基因,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雏鸭肝炎病毒易感组、非易感组和对照组duCD8α基因在肝组织DNA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比较三组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深入探讨duCD8αDNA甲基化对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影响;同时通过建立雏鸭肝炎病毒接种的鸭原代肝细胞模型,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基化酶的抑制剂(5-Aza-dC),在细胞层次上研究去甲基化能否恢复其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研究为初步解析duCD8α甲基化对雏鸭肝炎致病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证据,也为寻求鸭DNA甲基化分子标记提供新的途径。
大量研究证明:DNA甲基化与疾病密切相关。CD8α作为T淋巴细胞表面的重要标志物,在抗病毒感染和细胞免疫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CD8α基因DNA甲基化的改变受胸腺高移动性型框蛋白和IL4等多种因子影响,从而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或异常表达。而关于鸭的CD8α基因表观遗传调控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分别以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绿头鸭和斑嘴鸭的脾脏组织cD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成功获得了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绿头鸭和斑嘴鸭CD8α 基因CDS区,并对不同禽类(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绿头鸭、斑嘴鸭、家鸡、红色原鸡、斑胸草雀和火鸡)CD8α基因编码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在胞外区发现了Cys49、Cys119、Cys182 等3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级结构上,9条序列的α螺旋和β折叠亦相似;通过RT-PCR和RT-qPCR,检测了CD8α时空表达谱,发现鸭CD8α基因在胸腺、脾、肺和淋巴细胞中表达量较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在鸭脾脏白髓区的脾小结和淋巴鞘CD8α蛋白表达丰富;同时采用Ⅰ型雏鸭肝炎病毒和Poly(I:C)接种3日龄雏鸭,发现胸腺、脾、肺等组织CD8α基因总体表现为先上升,48h下降至最低值,后又有上升趋势。.运用基因组步移扩增,成功克隆了鸭CD8α 基因5’端2480bp的片段,包括第一外显子56bp,启动子区2424 bp,通过制备一系列启动子缺失突变体-625/-1 bp,-1110/-1 bp,-1413/-1 bp,-2151/-1 bp),定向亚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 中,通过荧光发光仪检测发现,-625~-1110启动子活性最强,且-625~-1 bp 区域和-625~-1110均存在着正调控元件。通过亚硫酸盐测序比较了雏鸭肝炎病毒感染发病组、感染不发病组和对照组血液的CD8α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发现发病组CD8α基因甲基化明显偏高(0.90±0.10),但与感染不发病组0.73±0.15)和对照组(0.77±0.06)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MethylFlash整体甲基化定量试剂盒对感染发病组、感染不发病组和对照组整体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感染发病组血液整体甲基化水平要显著高于感染不发病组和对照组(P<0.05),其CD8α基因表达量与血液CD8α甲基化水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雏鸭和成年鸭对1型鸭肝炎病毒易感性差异的研究
鸭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研究
鸭肝炎病毒的鸭胚实验模型及鸭肝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建立
鸭源基因Ⅶ型NDV对绍鸭、番鸭致病性差异的免疫学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