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T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041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50
负责人:于倩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潍坊医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葵,郭洪伟,陈钟鸣,赵延奎,朱丽丽,贾海艺,林经纬,刘倩,马赫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评价居民优化策略
结项摘要

Family doctor contracted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meet people's health demand and form an orderly medical treatment pattern. Until the end of November in 2017, it has covered 500 million people, but problems, such as “signing without knowing” or “signing without doing”,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o th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ervice. Most domestic researches usuall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nd lack of targeted evaluation tools.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outcomes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ignoring the degree of the achievement of contracted service goals. We us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nd the PCAT, which is a basic wildly international used tool. And Chinese revision will be don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e do an empirical research 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from the four core dimensions (first-contact, ongoing care, coordination and comprehensiveness) and three derivative dimensions (family-centeredness, community-orientated and culturally compe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ndardized gap analysis is used to identify its weak. Based on the personal in-depth interviews, the theoretical influencing mechanism model of contracted servic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micro policy measures, meso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macro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tudy expand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family doctor contracted service’s effect,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etter promotion of the family doctor contracted service.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满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形成有序就医格局的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签约服务已覆盖5亿居民,但“签而不知”“签而不约”等问题突出,亟需进行签约服务的效果评价,并据此提出优化策略。国内研究多自行设计问卷,缺乏针对性评价工具;研究视角多以健康结局和服务满意度为主,忽视了签约服务目标的达成度。本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引入国际应用广泛的基本医疗评价工具PCAT,结合中国情境进行汉化修订;从四个核心维度(首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和三个衍生维度(以家庭为中心、社区为导向、文化胜任力)对签约服务效果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规范差距分析识别薄弱环节;通过个人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签约服务效果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从微观政策措施、中观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等层面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将拓展医改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视角,为更好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旨在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协调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研究引入PCAT量表首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四个核心维度,家庭为中心、社区为导向、文化胜任力三个衍生维度评价签约服务政策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优化策略。基于社会学、政策学等理论,运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结合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遵循“确定研究主题—选择测量工具—开展实证研究—构建理论模型—提出优化策略”思路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汉化修订适合中国情境的PCAT量表;(2)评价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识别薄弱环节;(3)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4)提出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的策略。.重要结果:(1)结合我国实际对PCAT量表进行了汉化修订,量表包含7个维度86个条目,信效度较好。(2)签约居民PCAT量表得分总体较高(24.51分),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签约机构在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维度的具体条目仍需要提升。签约乡镇卫生院、男性、50岁以上居民PCAT量表得分高于签约社区服务中心、女性、50岁以下的居民,且有统计学意义。(3)签约居民对签约机构药品种类、医疗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4)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影响签约服务实施效果的三条脉络,即家庭医生相关政策偏差脉络、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脉络和居民特征脉络。(5)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指出筹资方资金不到位,供给方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需求方政策认知度不高、管理者管理理念限制,物质方面信息系统支撑薄弱等困境导致行动者的利益赋予无法实现,动员和征召阶段不能顺利转译。(6)提出简化出诊预约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信息化赋能签约服务、提供多样化综合性服务、完善配套制度、多部门联动推进、建立利益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保障药品供应、提高医疗设备配置等对策建议。本研究将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视角,为政策推行提供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2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3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5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DOI:10.3901/jme.2020.24.219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追踪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批准号:7187408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钱东福
学科分类:G04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医生代理理论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效果研究

批准号:7177400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方海
学科分类:G04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社会资本嵌入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长效机制及管理策略研究

批准号:7190406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许兴龙
学科分类:G0405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家庭医生制的医保签约管理支付机制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

批准号:7140317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宜民
学科分类:G04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