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种典型地质景观中的湖北恩施沙地和渔塘坝作为主要工作区,研究沙地、渔塘坝等地典型风化、未风化剖面富硒碳质岩中硒的结合态和形态分布,测定和比较岩石总硒、结合态硒和形态硒的同位素比值(δ80/76Se),探讨富硒碳质岩中硒的初始来源和硒富集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阐明次生环境特高硒地段中硒的来源、形态转化和运移机制,建立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中硒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模式及其两者间的联系,为恩施富硒碳质岩中硒何来何去及其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提供认识的基本框架,并拓展硒同位素应用的新途径。该成果将丰富硒环境地球化学的认识,并对恩施区硒中毒的预防、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过程中硒污染的人为和自然来源的判别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决策和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渔塘坝富硒碳质岩风化体系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
西秦岭层控金矿带中硒的示踪作用与金-硒共生机理研究
热液成矿体系中硒和钼同位素分馏机制和示踪意义
新疆小热泉子铜锌(硒)矿床中硒的赋存状态及硫化物的硫硒比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