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3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突触小泡融合蛋白的相关蛋白。我们前期工作表明,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ERK及其下游转录因子CREB的激活可能是SIP30参与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机制;我们的另一项工作显示,在前扣带皮层(ACC),ERK-CREB通路的激活是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的关键。据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外周神经损伤导致伤害性信息经由脊髓传入到脑,激活ACC内ERK-CREB信号通路,通过上调SIP30的表达水平,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在ACC的释放,导致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的形成。"本课题试图通过以下三方面内容的研究来验证这一假设。.1)SIP30在慢性痛引起的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中的作用;2)SIP30作为ERK-CREB信号通路的下游靶标介导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3)SIP30引起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释放增多是SIP30介导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的可能机制。
SIP30是我们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通过蛋白筛查获得的神经病理性痛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我们的结果显示,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ERK及其下游转录因子CREB的激活可能是SIP30参与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机制;在前扣带皮层(ACC),ERK- CREB通路的激活是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的关键。据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外周神经损伤导致伤害性信息经由脊髓传入到脑,激活ACC内ERK-CREB信号通路,通过上调SIP30的表达水平,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在ACC的释放,导致痛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的形成。” 我们在本项目的研究中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据证明了该研究假设。主要结果包括:(1)外周神经损伤引起双侧ACC内SIP30表达水平上调;(2)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SIP30-shRNA到大鼠双侧ACC内,可取消神经病理性痛引起的厌恶情绪;(3)敲减SIP30明显减少ACC神经元突触前谷氨酸释放,这可能是SIP30介导痛厌恶情绪的重要机制;(4)PKA-ERK-CREB信号通路在转录水平调控SIP30的表达,并借此参与痛厌恶情绪的产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突触相关蛋白SIP30介导神经病理性痛情绪反应和相关记忆的突触机制
ACC-NAc神经通路在低剂量氯胺酮治疗CFA大鼠痛厌恶情绪中的作用机制
吗啡、痛情绪和性奖赏相关近期和远期记忆神经通路的比较研究
大鼠前扣带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参与痛相关厌恶情绪的胞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