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母血浆胎儿游离DNA产前诊断遗传性耳聋的方法学探索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82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段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路明,葛玉纯,孟梦,刘飞龙,吴茜,韩冰
关键词:
DNA芯片无创性产前诊断遗传性耳聋胎儿游离DNA
结项摘要

产前诊断的原则为应尽可能早地做出诊断以及尽可能采用安全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开展和完善使得出生缺陷能够在胚胎发育的较早时期,安全、准确、快速地作出诊断,是今后产前诊断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本研究拟建立高效的母血胎儿DNA抽提技术和母血胎儿游离DNA单基因病诊断实验模型,与我们已建立的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Universal芯片技术相结合,建立稳定特异的遗传病产前无创快速诊断芯片技术体系;并在遗传性耳聋家庭中验证检测方法的稳定性、特异性及灵敏度。旨在建立利用母血浆胎儿游离DNA非侵入性产前诊断遗传性耳聋的技术平台,最终初步建立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产前无创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指导体系。

项目摘要

传统的侵入性产前诊断不仅存在流产、感染等难以避免的风险,而且检测周期较长。发展安全、快速、准确的产前诊断技术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目前利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的无创性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技术已逐步走向临床,但是由于胎儿DNA的含量低、孕妇外周血DNA背景混淆等问题的存在,单基因病的无创性产前诊断依然困难重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首先收集了约70个耳聋产前诊断家系血样(200余例样本)。基于先前建立的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Universal芯片技术,研究检测遗传性耳聋的常见位点,建立基于胎儿游离DNA的芯片平台和筛查软件。小样本的研究显示,这个平台仅需要一次性抽取5ml孕妇外周血,就可在一天内实现耳聋高危胎儿的筛查。与高通量测序相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检测平台经济高效,适合未来临床的应用。同时研究还对原有的胎儿游离DNA的富集技术进行浓缩改良,为后续的检测技术打下了基础。这些为将来实现无创性检测单基因病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母血浆非性别依赖胎儿游离DNA对早期预测子痫前期价值的研究

批准号:8127071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俊涛
学科分类:H04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胎儿游离DNA和断裂点捕获的DMD基因产前诊断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129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季星
学科分类:H0419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母血浆胎儿DNA甲基化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47182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欧雪玲
学科分类:H2502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富集孕母血浆中cffDNA的新方法学探索及其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8100025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尹爱华
学科分类:H04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