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河口沉积动力过程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快速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605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6.00
负责人:高建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程岩,葛晨东,李富祥,蒋松柳,刘运令,李家胜,严杰,张亮
关键词:
鸭绿江口及近岸海域流域-海岸相互作用人类活动沉积动力过程
结项摘要

以鸭绿江口及近岸海域为研究地点,采用海洋沉积动力学现场观测与分析、遥感判读解译、放射性同位素年测年、多种同位素示踪等不同研究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其流域入海通量变化下的海域悬沙浓度演化机理、了解其河口浅滩和口外水下线性沙脊的推移质沉积物对流域入海通量变化下的响应机制,分析其沉积记录对流域通量变化的响应,以期在鸭绿江流域-海岸相互作用中的一些重要沉积动力过程和机制的研究上取得进展。其研究结果可与大型河流流域变化对区域海岸带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从而正确认识中小型河流的流域变化在全球海岸带演化中的作用,丰富和加深人们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海岸相互作用的认识。另外,该研究对于合理开发鸭绿江河口自然资源、有效保护河口环境,实现河口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并可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权益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对以下7个问题的研究,探讨了鸭绿江河口的沉积动力过程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鸭绿江流域的水沙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人类活动对鸭绿江河口水沙通量变化的影响、鸭绿江河口的沉积物输运对水沙通量变化的响应、河口地貌演化对水沙通量变化的响应、河口潮滩沉积记录对水沙通量变化的响应,河口潮滩沉积物中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水沙通量变化的响应,以及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对水沙通量变化的响应。.鸭绿江流域入海水沙通量从总体上可分为1958-1970,1971-1995和1996-2009共3个阶段性变化,且3个阶段的水沙通量呈现阶梯状下降。水库修建和流域覆被变化是导致鸭绿江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与以往相比,鸭绿江河口浅谈及口外线性沙脊的沉积物输运呈现复杂的趋势,总体是5m等深线以浅的沉积物由海向陆运动;5-20m等深线的沉积物由陆向海运动,20m等深线以深的沉积物由海向陆运动。.与水沙通量变化相适应,河口地貌随之发生显著变化。1940年水丰电站大坝建成后,中水道的浅滩逐渐遭受冲刷;而薪岛-黄金坪之间的浅滩不断淤积,形成了绸缎岛。1980年以后,中水道作为主要的水流通道。虽然鸭绿江流域入海悬沙通量的不断减小,但其河口西岸的潮间带仍不断向海推进,而河口浅滩开始不断增多,显示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鸭绿江河口地貌仍在发生着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从总体来看,在1950-1980年间,柱状样粒度变化主要受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修建水库的双重影响。1980-1990年间的柱状样粒度的变化主要反应了流域径流冲刷强度。柱状样的粒径自1990年开始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相应的粉砂敏感组分含量也急剧增加。在这一时期,潮间带虽然并未随着河流入海悬沙通量的不断降低而停止淤涨,但沉积物的来源可能发生了变化,导致沉积物变粗。.鸭绿江潮间带柱状沉积物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也和流域水沙通量变化密切相关。1940年以前,自然演变对鸭绿江河口西岸潮间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来源和分布控制明显。1940年来至今,人类活动对西岸潮间带重金属和有机物分布的控制作用日益凸显。.解译的初步分析表明,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鸭绿江河口洪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浓度有不断减小的趋势,而枯季悬沙浓度则先从1980 -1990年代中期不断增加,之后又不断减小,而这种变化和鸭绿江入海的水沙通量变化密切相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3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60
发表时间:2020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高建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57604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0513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179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193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157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70807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0602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302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604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972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208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70745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7235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158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75104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7316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169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7204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7306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7114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26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0501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0211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近百年长江河口沉积记录及其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

批准号:4057115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卫国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河口沉积物质量与生态风险的流域人类活动驱动机制

批准号:4157148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俞慎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黄河流域水文地貌耦合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批准号:4107101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许炯心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人类活动干预下的流域地表过程在河流碳循环中的响应

批准号:4107105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高全洲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