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是指冠脉扩张,直径大于临近正常节段1.5倍的血管异常,其发生率约为0.3%-5.3%。临床意义在于它可导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夹层及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近年的观察发现CAE发病有所上升,但对其发病机制研究明显不足。有报道提示部分临床背景可致CAE的发病增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杂和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除草剂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硝酸盐的应用、既往血管球囊成形术、多发性动脉炎和川崎病等。国外及我们的系列研究表明,炎症参与了冠心病不同表现形式的发生发展。新近我们在国际上提出炎症可能与CAE发生有关的科学设想,并在临床研究中获得初步证据。本题拟在此基础上明确国人CAE检出率,并进一步采集CA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观察循环血中促炎与抗炎状态,炎症信号通路核因子-kB活性,以验证假说,为该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是指冠脉扩张,直径大于临近正常节段1.5倍的血管异常,其发生率约为0.3%-5.3%。临床意义在于它可导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夹层及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本研究按既往设计的基本方案,前瞻性收集了4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确诊为孤立性CAE的患者113例 (CAE组),年龄、性别特征相匹配的冠脉造影正常者144例(冠脉正常组,阴性对照)及冠心病不合并CAE的患者157例(冠心病组,阳性对照)并进行炎症相关机制研究。发现反应机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红细胞宽度(RDW)和血碱性磷酸酶(ALP)在孤立性CAE患者明显增高。同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白细胞及其亚群在孤立性CAE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其RDW升高与CRP水平成明显正相关。从而为孤立性CAE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证据,也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孤立性CAE发生的炎症学说的科学性。. 本研究已发表或已接收待发表与本题直接相关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3篇),在2012年欧洲心血管年会(ESC)口头发表1次。与本题间接相关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11篇)。影响因子总积分17.585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的炎症机制研究
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调控炎症促进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分子机制
冠状血管生成新方式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ANRIL调控的相关基因网络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