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方剂配伍机理示范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30114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60.00
负责人:朱晓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玉洁,刘安,董宇,翁小刚,刘晓霓,杨庆,王怡薇,韩晓
关键词:
药物酶戊己丸药物相互作用脑肠轴配伍
结项摘要

以戊己丸提取物按正交设计形成的9个系列配伍方(包括原方)、3个单味药为示范性工具药,遵循中医药配伍理论及其规律,参照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借鉴药物相互作用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以药物酶和"脑肠轴"为核心,以PK-PD模型为纽带,通过戊己丸组成药物不同比例配伍方的药代性相互作用、药效性相互作用、局部与整体作用、PK/PD联动性等研究,以其5个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芍药苷)体内外数、量、比例变化及与配伍、体内过程、药效的相关性分析,戊己丸组成药物对方剂的贡献度、贡献形式,阐释戊己丸的作用机理,配伍原理。探讨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性,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戊己丸为范例,旨在阐释中药复方的配伍机理,除完成项目原计划研究内容外,还根据已有研究结果适当增加了一些研究内容:研究中药方剂整体效应的药物-药物-机体相互作用,建立配伍研究的方法及模式,揭示戊己丸整体效应特点及药物配伍规律。.本项目建立了多种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模型,如整体动物模型、单向肠灌流模型、肠肝循环模型、Caco-2模型、CYP450酶研究模型、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模型合内脏高敏感-IBS模型等;建立了多种技术方法体系,如UPLC-MS/MS、膜片钳技术、微透析技术等;阐释了戊己丸5个代表成分的体内外数、量、比例变化与方剂配伍、体内过程、整体药效的相关性,及其对配伍的贡献度、贡献形式,建立了相关计算模型;项目还从脑-肠轴角度系统研究戊己丸不同配伍方对PI-IBS的治疗作用机制;也构建了适合中药自身特点和动态研究药物体内过程与药理效应相关性的PK/PD模型,并验证了其敏感性与准确性。.本项目共发表论文30篇,待发表国内外论文2篇。参加国际会议2人次,国内学术会议13人次。毕业博士研究生3名,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培养在读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2010年度选派1名年轻研究人员赴卢森堡进行微透析技术学习及合作研究,2011年度选派1名工作人员赴奥地利学习膜片钳技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5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朱晓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27156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70901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3037172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4520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364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整体观-PBPK-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剂配伍规律示范性研究

批准号:8100168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董宇
学科分类:H32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中药方剂配伍机理的中药有效成分诱导食管癌前病变分化药物的研究

批准号:8117361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单保恩
学科分类:H3210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方剂配伍和药物体内相互作用理论的芪芎有效部位配伍抗脑缺血性损伤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0263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宇燕
学科分类:H31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药物代谢酶机理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研究

批准号:30070936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柴彪新
学科分类:H32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