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沉积物是多溴联苯醚(PBDEs)的一个主要的汇,沉积物间隙水含有显著高于上覆水的溶解有机质(DOM),能够增大PBDEs在间隙水中的溶解度。本项目提出建立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质联用定量测定间隙水中"自由溶解态"PBDEs的方法;比较PBDEs同族物在大连近岸海域上覆水、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水平与分布状态,计算间隙水中溶解态和DOM缔合态PBDEs的分配系数,考察影响分配系数的主要因素,分析它们与PBDEs物理化学参数和环境行为参数间的关系,揭示影响溶解态和DOM缔合态PBDEs间定量关系的控制机制;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际沉积物样品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不同浓度DOM对PBDEs缔合的影响;揭示间隙水的存在对PBDEs在上覆水-沉积物间表观分配行为的影响。本项目对于揭示PBDEs在水体环境中的赋存状态,以及准确评价PBDEs的环境归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项目以沉积物中典型多溴代联苯醚(PBDEs)为目标物,考察了沉积物中和沉积物间隙水中典型PBDEs的分析方法、浓度、分布、组成特征、来源等。首先开展了海洋沉积物中典型PBDEs同族物的前处理实验和仪器分析方法开发,并形成了一项海洋行业标准。在PBDEs各同族物中,BDE-47和BDE-99的含量较高,并发现渤海环境中的PBDEs主要来源于五溴取代联苯醚工业品。根据对BDE-183的分析得出八溴取代联苯醚工业品也贡献了一部分PBDEs的来源,但比例较小。发现PBDEs在生物体-沉积物中的富集因子(BSAF)与PBDEs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有显著的对数线性关系,且BSAF随着logKOW的增加而降低。此外,PBDEs的浓度随着海洋生物营养级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表明具有低logKOW的PBDEs较易于生物代谢降解,而四溴取代以上的PBDEs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具有较高的生物放大趋势。间隙水中的胶体类物质或溶解有机质类的存在极大强化了PBDEs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含量,并观测到了总有机碳归一化后的PBDEs浓度与各同族物的logKOW间的相关关系。PBDEs在间隙水和SPME中的分配系数随着溴取代数的增加而递增,且与logKOW的线性相关关系。但由于应用SPME测定的自由溶解的PBDEs的浓度(Cfree)的平行性和重复性较差,不确定度超过80%。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解吸机制及生物可利用性
根际圈土壤多溴联苯醚(PBDEs)赋存形态转化与根际修复机理研究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微生物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多溴联苯醚的视觉发育损伤效应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