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珠江口不同季节各种形态磷及环境要素的调查、现场培养试验和(32)P同位素示踪等手段,定量研究浮游植物对磷的利用和转化,探讨其在磷演变中的作用,分析珠江口各形态磷间的转化规律,进而建立珠江口浮游生态系中磷的动力效应模型。本研究是河口生态系统动力过程与模型研究的基础,对河口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的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核算--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
四元Cu2MSnS4 (M=Fe, Co, Mn, Ni)薄膜的制备、性能及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微型浮游动物再生磷对珠江口磷限制的调控作用研究
时滞效应下浮游生态系统的数学建模及其动力学研究
小型浮游动物(Microzooplankton)在我国近海浮游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
南海北部粒径分级浮游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