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斜视猴背侧视觉通路神经元的视差调谐特性与斜视的关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8706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3.00
负责人:刘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苟彬,刘瑞峰,刘颖,粟静,帖晓修,韦佳如,蓝希红
关键词:
斜视神经元非人灵长类
结项摘要

Strabismus is a common ocular disorder that severely affect the visu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The cause of strabismus is still unknown.Most patients with strabismus have normal eye muscles and eye movements, suggesting that the central neural system might play the essential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strabismus.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we have identified the functional role of a group of disparity-selective neuronsin medial temporal areas (MST) in the macaque dorsal visual pathway. Binocular disparity provides critical cues for aligning the eyes during movement or fixation on a target. In addition to encoding binocular disparity, areas MST and Frontal Eye Field (FEF) also control eye movement.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that a deficient number of neurons or an abnormality of neuronal encoding in areas MST and FEF leads to misalignment of both eyes and causes strabismus. Previous animal models of strabismus utilize prism goggles or medial rectus tenotomy, however these methods of artificial strabismus did not mimic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in human patients of strabismus. We found three natural strabismus subjects via extensive ophthalmic screening among the macaque population. Using the macaques with strabismus as animal models, we are going to combine behavior, electr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techniques to identify whether binocular tuning of the neurons in MST and FEF are normal and find out the critical brain areas that cause strabismus, which may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treatments.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的影响了儿童视觉发育,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斜视患者眼肌正常,眼球运动并无障碍,提示其致病根源可能来自中枢神经系统。我们在猕猴的背侧视觉通路的内上颞叶区(MST)鉴定了一类编码双眼视差信息的神经元功能作用。而双眼视差信息是保持双眼协调运动,同时注视目标的关键线索。背侧视觉通路的MST区和前眼区(FEF)不仅编码双眼视差信息,也控制眼球运动,因此,申请人提出假设,背侧视觉通路的MST区和FEF区编码双眼视差的神经元的缺失和编码异常,是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产生斜视的关键因素。当前斜视动物模型主要采用佩戴棱镜或者手术等方法构建,不能很好的模拟斜视的自然发病过程。我们通过对猴群的大规模筛查,发现了三只自然的斜视猕猴,拟以其为模式动物,结合行为学、电生理和药理学,来研究MST和FEF区神经元的视差调谐特性是否异常,探寻斜视发病的关键脑区,为斜视治疗提供新方案。

项目摘要

斜视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儿童斜视患病率约为3%, 斜视严重影响儿童视觉的正常发育,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斜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通过大规模筛查,获得了自然斜视食蟹猴,使用了神经影像学、行为学、电生理,全基因组学和单细胞测序等方法,对斜视猴的视觉系统开展研究,并与正常猴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来探寻斜视发病的生理机制。我们发现斜视猴的视觉感知能力低于正常猴,斜视猴的大脑结构具有不对称性,斜视猴子的视觉电生理功能低于正常猴,斜视猴双眼视觉功能和结构具有不对称性,我们还鉴别出了一些与斜视疾病相关且的突变基因。此外,为了探索斜视猴和正常猴的细胞组成是否有差异,我们发明一种用于灵长类动物神经元分离的方法,利用自行研发的灵长类动物神经元的分离方法,获得了灵长类动物高活性的单细胞悬液,申请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我们绘制了正常和斜视食蟹猴视皮层的细胞类型图谱,在视皮层上鉴别了25类兴奋性和37类抑制神经元以及每类细胞的标志基因,发现了新的分层标志基因,发现了二类新的细胞类型,发现抑制神经元相比于兴奋神经元基因表达模式更为保守。相比正常猴,斜视猴二侧大脑的不同细胞类型的构成比例有差别。特别是LAMP5神经元比例与正常猴相比显著下降。本项目在斜视研究的进展会对斜视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项目资助发表了中科院一区学术论文4篇,培养的博士有二名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项目资助经费53万,都严格按照规定支出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Mills综合征二例

Mills综合征二例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9.37.016
发表时间:2019
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孤独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孤独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DOI:E-05020
发表时间:
3

基于模型在环仿真的直喷汽油机空燃比辨识与控制研究

基于模型在环仿真的直喷汽油机空燃比辨识与控制研究

DOI:10.13949/j.cnki.nrjgc.2016.03.016
发表时间:2014
4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5

神经元内抑制神经再生的相关信号通路

神经元内抑制神经再生的相关信号通路

DOI:DOI: 10.13376/j.cbls/2015154
发表时间:2015

刘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206016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0303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171168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609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904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7903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337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214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17903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81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326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7430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375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0249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903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4502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1902104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224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7239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7100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3500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127616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405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共同性外斜视视觉中枢与眼外肌的变化及相互作用

批准号:8180086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郝瑞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细胞骨架蛋白突变与共同性外斜视相关关系研究

批准号:8167088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宁东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模拟失重对视觉背侧通路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161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旭峰
学科分类:H240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知觉学习重建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0079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封利霞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