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绩效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本项目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首先从供给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央与地方、区域间的财政支农支出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其次深入实地调研,从需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对由财政投资所形成的农村公共物品的满意度及对未来公共物品需求的偏好,从需求层面对财政支农支出进行综合绩效评估;然后根据供需两个层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建立起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就未来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政策的发展方向及支农支出的科学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进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逐步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轨。第二部分:从供给层面实证研究财政支农支出的综合绩效(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得出我国财政支出包括农业支出在内绩效普遍偏低,尤其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生态绩效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三部分:从需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对由财政投资所形成的各项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得出我国部分农村公共服务如供电、饮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比较令农户满意,而农业科技服务、农村文化娱乐和农村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最令农民不满意,需要从诸多细节层面进行改进。第四部分:结合供需两个层面,建立起了公共财政支农支出的理论绩效评价体系。目前这四部分核心内容已经全部顺利完成。.取得的成果包括:.1.论文发表:已发表和被录用13篇,其中5篇CSSCI检索期刊文章,3篇核心期刊,5篇国际国内会议文章,其中1篇EI检索,另外多篇文章仍然在投稿过程中。在课题执行期间,课题主持人参加了多次学术会议,成为了美国AAEA会员,并将在2014年7月27-29号期间赴美参加AAEA年会。.2.所获奖励和荣誉:在本项目资金的资助下,本人入选了2013年度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并获得了2013年度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的称号。在2011.09-2012.09期间,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项目,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访学一年,与著名经济学家Gordon Rausser教授多次交流本项目,获得了有益的研究思路与建议。.3.学生培养:在本项目依托下,已经顺利指导1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了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正在指导4名硕士研究生,她们均以此课题为依托开展毕业论文写作;正在指导1名本科生进行相关研究的毕业论文写作;还培养了3名本科生,支持他们展开相关的基础研究。此外,本课题收集了超过1000份的调研问卷,在调研之前,对调研员进行了多次系统地调研培训,提高了调研员的实地调研能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农村区域公共卫生体系绩效评价研究
农村公共投资影响因素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财政支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农村资金配置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