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no-2D-LC/MS技术的不同配穴防治胃溃疡效应协同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86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王富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严兴科,李越峰,杨波,徐晓红,高颖,张燕,于璐,陈程,崔海富
关键词:
合募配穴胃溃疡协同蛋白质组
结项摘要

特定穴配伍和效应协同机制是针灸效应研究的重点之一。申请人在前一个已结题基金项目(30873310)"合募配穴对胃溃疡大鼠代谢物谱表达调节研究"有所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此前对特定穴配伍规律研究,以及胃溃疡大鼠针刺干预后血清存在胃泌素和某些蛋白表达改变所提供的线索和依据,拟采用纳升级二维液相色谱/质谱分析(nano-2D-LC/MS)等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比较胃溃疡大鼠针刺干预后蛋白表达谱峰差异,并对针刺相关应答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以揭示针刺防治胃溃疡的蛋白表达机制;比较分析不同配穴效应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从差异蛋白质谱表达角度解析不同配穴防治胃溃疡的效应和协同机制,为阐明针灸治疗腑病和腧穴协同效应研究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初步确立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模式和新技术。

项目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配穴预防性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损伤及蛋白质谱表达的影响,并从蛋白质组学角度解析不同配穴防治胃溃疡的效应和协同机制。.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捆绑对照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募穴组、下合穴组、背俞穴组、合募配穴组和俞募配穴组,每组15只。针刺组先针刺7天,此后模型组、针刺组大鼠采用水浸-束缚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情况,计算溃疡指数;提取胃组织蛋白,应用SDS—PAGE方法对胃组织蛋白进行梯度分离,并采用纳升级电喷雾高效液相色谱仪联合LTQ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合募配穴组大鼠溃疡指数低于募穴组、下合穴组、背俞穴组和俞募配穴组(P<0.05)。筛选出的感兴趣差异表达蛋白有以下几种:(1)酶类: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碳酸酐酶1(Car1),碳酸酐酶3(Car3),乌头合酶(Aco2),α-烯醇化酶(Eno1),β烯醇化酶(Eno3),γ烯醇化酶;(2)运动(骨架)蛋白质:alpha 1肌动蛋白(Actc1),β肌动蛋白(Actb),α肌动蛋白(Acta1),43 kDa 蛋白质 (Actg2)。(3)运输蛋白质:血清铁传递蛋白 (TF亚型1),钙网蛋白 (Calr);(4)热休克蛋白:10 kDa热休克蛋白(Hspe1)。.结论:(1)不同穴位针刺对胃黏膜损伤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2)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蛋白表达谱出现异常改变,不同穴位针刺对异常蛋白质谱表达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某些蛋白谱峰的新增或消失(质变),或峰面积的改变(量变);其中,合募配穴对蛋白质谱表达的效果优于俞募配穴,并且二者都明显强于单穴针刺。表明合募组穴、俞募配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组织蛋白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配穴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蛋白的调节作用优于单穴。(3)对筛选的与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发生、针刺效应相关可能蛋白质点质谱检测结果表明,针刺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可能机制可能与通过升高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肌动蛋白(Act)、碳酸酐酶(Car)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乌头合酶(Aco2)、烯醇化酶类(Eno)、血清铁传递蛋白(TF亚型1)、钙网蛋白 (Calr)和10 kDa热休克蛋白(Hspe1)等蛋白表达存在密切关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 “TLRs 信号通路”对针刺不同配穴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平衡重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439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朝辉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合募配穴对胃溃疡大鼠代谢物谱表达调节的研究

批准号:3087331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富春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代谢组学的合募配穴调节胃肠功能的协同效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0265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马婷婷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原络配穴”针刺偏头痛协同效应的中枢整合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0190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赵凌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