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络配穴"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最经典、最常用的腧穴配伍方法之一,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原络配穴治疗疾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本课题在针灸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原络配穴针刺干预后的脑内神经信息具有靶向性和特异性"的工作假说,以针灸临床确有疗效的常见病、多发病- - 偏头痛为载体,通过针刺胆经原穴(丘墟)和肝经络穴(蠡沟)的原络配穴方法,采用FMRI成像技术,融合神经影像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方法,观察针刺后大脑功能脑区的动态响应(靶向性)和变化特征,并以公认的脑功能网络连接分析方法,检测针刺激活区特有的功能连接度(特异性),拟揭示原络配穴协同效应的中枢整合机制,为针灸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促进针灸经穴配伍理论的传承和提高。
本项目分别以偏头痛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MRI成像技术结合任务和静息两种扫描状态对原络配穴针刺引起的大脑神经信息响应特征进行比较研究。1、通过“原络配穴”即时针刺对健康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研究发现:临床选取有表里属络关系的经脉经穴治疗疾病可能与针刺刺激时能唤起共同的大脑激活区有关;但不同经脉“原络配穴”在主治功能方面又各有所长,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针刺持续性效应的发挥中,不同经脉腧穴对应的大脑功能网络差异性决定的。2、通过丘墟穴即时针刺对健康受试者和偏头痛患者脑功能局部一致性影响的研究发现:丘墟穴针刺偏头痛患者较健康受试者引起的大脑神经元活动局部一致性增强的范围更广,对偏头痛患者异常脑功能区调节的特异性更显著。3、通过“原络配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大脑神经信息响应特征的研究发现:①本经原络配穴与他经原络配穴治疗对偏头痛患者异常的大脑功能调节模式存在显著差别;②本经原络配穴与他经原络配穴均能对偏头痛患者异常脑功能区进行一定的靶向调节,但本经原络配穴对异常脑功能区的特异性调节强度更显著;③针刺本经原络配穴对偏头痛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针刺对疼痛网络的直接调节实现;而针刺他经原络配穴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的安慰效应密切相关。项目研究结果证实了“原络配穴针刺干预后的脑内神经信息具有靶向性和特异性”的研究假说,为原络配穴协同效应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促进了针灸经穴配伍理论的传承和提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原络配穴协同调节偏头痛患者痛感受和痛情绪的脑基底节-皮层环路机制研究
从肝论治针刺调节围绝经期失眠情绪中枢整合效应研究
针刺治疗偏头痛抑郁/焦虑障碍心身同调效应机制研究
针刺调控痛觉中枢敏化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