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外包是企业从外界获取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创新绩效的一种新型研发战略。而目前企业界和理论界尚未明确研发外包的应用模式和作用机制,从一定层面上造成了企业内外部研发资源的双重浪费和创新绩效的下降。因此,本研究以研发外包模式为起点,尝试解答"研发外包有哪几种模式"、"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应如何正确选择模式"、"不同模式如何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系列问题。本研究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战略角度区分研发外包模式;其次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变动、过渡和特定阶段,探讨影响企业研发外包模式选择的资源维、关系维和知识维;最后从外包协调角度,构建"模式-交互行为-绩效"二阶段模型,解析研发外包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协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等跨组织交互行为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丰富和完善研发外包理论,为企业研发外包决策、实施和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
本课题紧紧围绕研发外包,重点探讨了如下学术问题:(1)研发外包的理论体系,包括研发外包的内涵、特征、流程、理论基础。(2)研发外包的模式划分:效率型和创新型外包模式。(3)研发外包的测度:广度和深度。(4)研发外包的结构维度:资源维、关系维和知识维。(5)研发外包的运作机理:构建结构维度-内外协调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通过206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研发外包的运作机理在于资源、关系和知识维度及内外部协调能力的协同与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效率型研发外包更注重内部协调能力而创新型研发外包注重外部协调能力。(6)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差异性:效率型研发外包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呈正向促进关系;而创新型研发外包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环境动态性对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7)研发外包模式在企业初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动态演进规律:效率型研发外包模式的主导地位逐渐降低,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的主导地位逐渐增强。(8)研发外包维度结构在企业初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动态演进规律:研发外包的资源维、关系维和知识维有显著的差异,且呈上升幅度。. 本课题系统梳理了研发外包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研发外包管理理论,建构研发外包的模式、结构、机理和动态演进模型,为企业的研发外包战略实施和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企业研发外包的控制机制研究
企业研发外包的双重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研发路径跨期不确定性的视角
企业研发外包组织模式与控制权分配研究:基于创新的交易成本视角
国内市场诱致、逆向研发外包与企业创新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