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从文化地理学角度,以文化景观为核心,研究制定古镇旅游地文化景观变迁的标准体系,客观评价旅游发展对古镇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运用GIS和社会调查分析方法,从古镇物质文化景观的同质性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认同感确定古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和空间分异,总结归纳古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采用发生学、参照地比较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旅游对古镇社会文化变迁的作用大小;通过分析旅游文化传播的媒介与作用过程,揭示旅游促进古镇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为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中国范例,也为保护我国传统古村镇旅游地的特色和传统文化,提升古村镇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传统古村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本课题选择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以文化景观为核心研究旅游发展对古镇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本项目按申请书和计划任务书的研究计划进行,基本达到了研究目标,较好完成了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在本项目支撑下,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支持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6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5名。.本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一、周庄古镇旅游地文化景观的变迁.1986年周庄镇发展旅游以来,文化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民居景观功能与形态、古镇节点(区域、边界、节点、街道、标志物)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等。商业化程度加剧,旅游商业化日趋严重。游客普遍感知周庄商业化氛围过浓,商铺数量过多,破坏了古镇原来的风貌和氛围,降低了游客的体验质量。.二、周庄古镇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周庄旅游影响已经覆盖全镇,但由于周庄区域面积较小,大尺度空间分异的特征不明显。从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看,商业街和非商业街、景区内和景区外、靠近景点线路和远离景点线路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以及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主要受距离、区位、市场结构、旅游保护与发展、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旅游目的地罩、增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三、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驱动力、作用机制和制约因素.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驱动力包括在宏观层面上推动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力量和在微观层面上推动旅游地文化个体发生变化的力量,宏观驱动力包括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社会驱动力和市场驱动力,微观驱动力包括主客交往所带来的旅游地个体——群体的文化变迁。.旅游对于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作用机理是:首先,旅游发展带动了旅游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其次,通过旅游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促进旅游地的社会分化;第三,旅游发展吸引大量游客和外来人口来到旅游地,导致旅游地居民受到高密度和多元异质的文化影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制约因素包括:政府的行为、旅游企业行为、旅游者行为、当地居民行为、旅游地资源特点、旅游地区位及空间范围、旅游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生命周期、旅游地文化生态位态势。.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就单个旅游地进行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般不具有普适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古镇居民旅游参与的“情感-行为”分异与情感空间建构研究
旅游发展背景下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与机理
综合旅游区的经济影响域界定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基于城市记忆的文化旅游地感知维度分异与空间建构研究